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你是以第几人称的视角回忆的?

  现在,请你选择回忆一件事情:它可以近如你今天吃的早餐,也可以远如你上幼儿园的第一天。重要的是,你要尽量回忆得栩栩如生。


  好了吗?现在请思考一个问题:你是通过你自己的眼睛看到这个场景,就像你当时那样?还是你在其中看自己,就像你在看电影中的一个角色?换句话说,你是以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回忆的?

图片

濒死体验可能只是第一人称视角记忆切换成的第三人称视角记忆。

  对记忆做人称上的区分,长期以来一直被人忽略,但现在引起越来越多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的关注。事实证明,记忆的视角不仅与刑事司法、隐藏的偏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息息相关,而且还能帮助我们在最深的层次上认识自己。


  记忆的视角为什么会切换?


  为什么任何给定的记忆会从一个视角而不是从另一个视角被回忆起来呢?这是由一些复杂的因素造成的。


  记忆,作为个人化的自我体验的记录,最初总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创建起来的。在随后的岁月里,这个第一人称的视角可以始终保持不变——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回忆采用第一人称视角的原因——但也可能切换成第三人称的视角。


  研究人员发现,记忆越久远,你就越有可能从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回忆它。这可能与以下事实有关:第一人称视角的记忆要求你设身处地地通过久远之前的“我”的眼睛来回忆当时的情景,可是记忆越遥远,你可能拥有的细节就越少,而你拥有的细节越少,你就越不可能进入久远之前的“我”的角色。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引申出一个见解:同样一件事情,从第一人称的视角,我们往往能回忆出更多的细节,而从第三人称的视角回忆,细节就不太丰富,甚至更多地出错或扭曲(下面会谈到)。所以,在法庭上作证的时候,法官一般都要求我们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回忆。


  人们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回忆的另一种情况是,当他们的回忆伴有强烈的痛苦的时候,比如回忆地震发生的现场。这可能是因为第一人称回忆往往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而通过采取第三人称的视角,我们可以与痛苦的经历保持距离。这在心理学上叫“疏远效应”。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第三人称视角的回忆在精神病人中比正常人中更加普遍。


  第三人称记忆不太可靠


  这种疏远效应有一些潜在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濒死体验的问题。多年来,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记录了一些例子:人们报告说,在遭受创伤的时刻,他们感觉自己好像漂浮在身体之外,通常是在身体之上。


  然而,这些报告都是事后的叙述。所以最近有人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回想起来看似是灵魂出窍的经历,实际上可能只是由创伤引起的第一人称记忆转化成的第三人称记忆;“漂浮”本来是一个人遭受创伤后自身的感觉(我漂浮),但转化为第三人称记忆,就变成了你观看到的另一个人的漂浮(我看到他漂浮)。这种记忆如此引人注目,以至于欺骗你,以为灵魂和肉体相分离,灵魂从远处打量肉体,就像你看电影里的一个角色一样。

图片


  创伤后“灵魂出窍”的戏剧性经历,决不是孤例。在2019年的一篇文章中,科学家指出,第三人称视角回忆和编造一个全新的场景,都发生在大脑相同的区域,因此在这里,记忆和想象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如此一来,在第三人称记忆中掺入了一些想象但实际上并未发生过的事情,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意味着,第三人称记忆是不太可靠的。


  其实,细究起来,不要说第三人称回忆的内容,就是其回忆方式,都是记忆的一种扭曲。试想:这种回忆要求你像看电影中的一个角色那样看当时的自己,但现实中谁真的能看到自己呢?你能看到自己的鼻子,或走姿吗?这些都是我们基于想象编造出来的!


  我们对叙事的偏好


  这样一来,第三人称记忆就是一种有缺陷的记忆了,不过也有它的用处。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问一群女大学生,她们是否对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感兴趣。然后,让这些学生各参加了一项学科活动,一些人参加的是本身确实有意思的项目,而另一些人参加的是本身相对无聊的项目。之后,当研究人员调查学生对这些活动的看法时,指示一些人从第一人称角度回忆,另一些人从第三人称角度回忆。


  研究人员发现,从第一人称回忆的人给出的答案,与项目自身有趣/无聊的程度相符合;而从第三人称回忆的人给出的答案,与他们在最初调查中说过的感兴趣/不感兴趣相符合,譬如一个人当最初调查时说他喜欢技术类的项目,那么当他被分派参加了一个本身相对无聊的技术类项目,他在用第三人称回忆时,也会说该项目很有趣。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每种人称的记忆似乎都有自己的功能。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记忆一个事件,会让你处于一种体验式的心态。它帮助你回忆起你在那一刻的感受。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记忆一个事件,则会让你处于一个更加带有叙述性的思维框架中。它帮助你把你的经历与你以前的信念联系起来,并把它纳入一个连贯的故事中。


  也许有关这件事最有趣的是它所暗示的人类对叙事的偏好。当我们把记忆从第一人称角度转换到第三人称角度时,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把经历塑造成一个故事,把混乱变成连贯。过去,我们认为这种对叙事的偏好,是后天培养的文化或者现代生活的产物;但现在看来,它也是心理学的一个事实,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