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特有数 | 老有所养、亦有所乐,各地如何打造“享老生活”样本?

银发经济正迎来重大利好。日前,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抗衰老、银发旅游等产业,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服务供给优化,我国银发一族的“养老生活”正加速向“享老生活”转变。

银发经济为何如此受重视?目前各地如何打造“享老生活”样本?具体措施有哪些?

一、银发经济为何如此受重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银发经济正迎来重大利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2.97亿人,占总人口的21.1%。2024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6%。预计在2035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将超过30%。

图片

时,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满足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发展银发经济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这对需求结构带来了重要影响,从长远看也蕴藏着发展银发经济的巨大潜力。

据人民日报消息,2019年至2024年,全国财政用于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方面的支出超过5600亿元,年均增长11%。

数据显示,2019至2023年间,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以约13.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3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1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6%。预计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和占GDP比重将分别达到19.1万亿元和9.6%,到2050年,增至49.9万亿元和12.5%。这一快速增长的趋势,反映了银发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图片

二、各地如何打造“享老生活”样本?


在此前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其中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是重点,城市中的养老服务体系正日渐完善与创新。

比如北京市提出2025年将从三方面持续扩大居家照护服务供给,包括开展老年人服务需求调查、精准布局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强化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北京将提升老年人疾病诊治服务。推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2025年底,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不低于90%。2025年社区记忆门诊建设不少于20家,推动区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建设;开展老年期痴呆筛查与早期干预,接受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人群认知功能初筛服务率≥80%。

上海市在2024年12月出台《上海市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加快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强化要素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四方面,提出22条具体措施明确提到,培育拓展银发消费、加强行业监管。

2024年12月,广州市出台《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聚焦老年人高频需求和优势产业,从民生事业、重点赛道和支撑保障三个方面提出10条操作性强的措施。同时支持引导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增设银发经济专业,大力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就业岗位、技术产品和服务模式。

去年年末,深圳市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正式成立,这是深圳市民政局积极落实“标准+”战略,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截至2024年12月底,深圳全市建成街道长者服务中心68家,街道覆盖率从2022年的14%提高到85%。社区长者服务站(含日间照料中心)256家,老龄化社区覆盖率从2022年40%提高到80%。深圳建设试点家庭养老床位769张,长者饭堂及助餐点266家、养老服务驿站2099个。2025年底,深圳将实现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覆盖率100%,老龄化社区长者服务站覆盖率100%。


图片


此外,不少省份还专门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养老问题的难点、痛点。黑龙江省人社厅去年8月发布的《关于助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加大银发经济领域技能人才培育力度、加强银发经济企业用工服务保障等。

去年9月,河北省人社厅官网发布的《强化支持举措助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的九条措施》提到,将银发经济行业企业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支持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与社区便民服务圈共建共用,提供便利可及的就业服务。

近日,广东省印发《广东省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提出了4个方面20项举措,旨在培育银发经济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方案还提到将银发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谋划布局不少于2个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在粤东粤西粤北布局银发经济集聚区。

三、银发经济呈现何种发展趋势?


数字经济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银发经济正呈现出多维度的创新发展格局。

随着技术创新,不少与银发经济相关的产业正呈现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广东在智能化的适老化产品在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广东省已推动131家企业、202个产品入选国家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入选企业和产品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广州、深圳及佛山入选企业和产品数量较多。从产品类型上看,广东企业上榜产品多为医疗器械、家居产品、家用电器等,这与广东各城市的产业优势高度契合。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银发经济向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银发经济与服装、医疗、旅游等行业的跨界融合,正在催生出一系列新业态。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中老年服装市场规模为1793亿元,同比增长13.41%,预计2025年将超过2000亿元。2024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达3554亿元,同比增长8.29%,2027年有望达4237亿元。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老年旅游市场,在中国老年群体的消费结构中,旅游休闲活动占比高达57.0%。2023年,60岁及以上的银发旅游者人数已经达到11.6亿人次,在国内旅游总人次中占比高达20.6%。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以及旅游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银发旅游市场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预计到2028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7万亿元,2023年至2028年期间银发旅游市场的复合年增长预计将达到13.6%。

图片

从增速数据上也能看出银发旅游市场的火热。携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50岁及以上退休族旅游订单同比增长34%,其中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六成,50岁及以上人群出境游占比将近两成,已然成为旅游族的中坚力量。

在银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可持续发展也成为行业内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减排等措施,降低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企业也更加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通过提供健康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晚年生活。

当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三重浪潮交汇,中国银发经济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个万亿级市场不仅承载着无数老年人的美好生活期待,更孕育着消费升级背景下的结构性机遇。随着适老化改造国家标准的完善、银色消费场景的持续拓展,一个兼具人文温度与科技厚度、市场活力与社会责任的银发经济新生态正在加速成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民政部、新华社、人民日报、全国老龄办、广东发布、澎湃新闻、北京日报、上海发展改革、广东民政、深圳政府在线、晶报、携程、沙利文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南财智库、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张铃佳/文 李楚翘/图)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