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全国首批“四无粮库”是怎么来的? 这场巡回宣讲报告会细节满满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夏书磊 记者 施雄风

3月19日,中储粮集团“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精神巡回宣讲报告会浙江专场在杭州举行。

来自中储粮集团浙江分公司及11家直属企业的300余名干部员工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浙江局、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浙江省分行等十余家单位代表共同见证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图片

活动主办方供图

始建于1949年的玉田粮库,是全国首批“四无粮库”,无虫、无霉、无鼠、无雀。上世纪50年代,在百废待兴的艰苦历史条件下,玉田粮库干部职工以“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信念,将破旧粮仓改造成了行业标杆。

宣讲会通过珍贵影像资料,生动展现了粮库70余年发展历程:从白手起家的创业艰辛到抗震保粮的逆行担当,从储粮技术的迭代创新到巾帼团队的执着坚守,再到接力攻坚的时代传承。一张张泛黄老照片、一组组跃动活数据、一个个鲜活小故事,串起代代相传的精神图谱。

图片

活动主办方供图

“这种精神不仅是刻在骨子里的信念,更是用汗水书写的家国情怀。”中储粮集团浙江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玉田粮库的发展史折射出粮食人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的责任担当。宣讲团5位成员通过鲜活事例,再现了“十八闯将”开荒建库、抗震抢险保粮等动人场景,让观众深切体会到老一辈粮食工作者“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品格。

报告会引发强烈共鸣,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既是对初心的回望,更是新征程的启航。中储粮集团浙江分公司员工代表表示,将把精神传承转化为为国储粮的实际行动,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储粮事业,为端牢“中国饭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据悉,本次巡回宣讲作为中储粮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已在多个地区引发热烈反响。与会单位代表认为,活动既赓续了粮食系统的红色基因,也为新时代粮食安全事业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正常人的智商范围在85~115,你的智商在正常水平吗?测一测
广告千映智智商测试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