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千禾0”酱油中检测出镉,引发关注。有网友表示,“千禾0”只是一个商标,并不意味着“零添加”。
据此前报道,今年3月,某杂志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测评指标为总砷和镉。
测试结果显示,送检的13款宣称零添加酱油中,12款检出镉,7款检出总砷。其中,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中,检测出0.0110mg/kg的镉。该检测结果引发大量关注议论。
▲这两款酱油都是“千禾0”系列,右边这款注明零添加。
19日,记者联系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千禾0”是不是意味着零添加?对此客服人员一直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表示:“请您完全完全放心,您可以看下我们的有千禾0标志的系列产品的配料表,仅使用常见的食品原料生产,甚至连酵母抽提物都不添加。”
记者同时咨询,被点名的御藏本酿380天酱油瓶身有“千禾0”字样,它是不是零添加产品,客服人员也没有回应。
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主任陈亮认为,该公司注册“千禾0”这个商标本身并不违法,但在实际使用时,因其同时宣传“零添加”产品,易让消费者产生概念混淆。如果“千禾0”并不意味着“零添加”,该公司主观上存在故意误导消费者的嫌疑,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可介入调查,责令其改正。
“千禾0”酱油事件:商标与“零添加”的界限何在?
近日,“千禾0”酱油因检测出镉引发热议。尽管“千禾0”被注册为商标,但其与“零添加”概念的模糊关联,让消费者产生误解,质疑其是否存在误导性宣传。
“千禾0”作为注册商标,本身并无问题,但其瓶身设计中的“0”字样醒目,容易让消费者误认为“零添加”。尽管千禾味业客服回应称“千禾0”仅为品牌标识,建议消费者参考配料表,但并未正面回应“零添加”问题。这种模糊处理,客观上加剧了消费者的困惑。
第三方检测显示,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中,12款检出镉,7款检出总砷,尽管均未超标,但长期摄入的潜在风险仍引发担忧。消费者对“零添加”的期待是健康与安全,而重金属的检出无疑动摇了这一信任基础。
法律专家指出,若“千禾0”并非“零添加”,企业可能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监管部门应介入调查。同时,行业需明确“零添加”标准,避免利用文字游戏模糊概念,损害消费者权益。
“千禾0”事件不仅是一次产品质量争议,更是一场对消费者知情权与企业诚信的考验。唯有透明与规范,才能重建消费者信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来源丨极目新闻、南国早报
责编丨黄韵伊
校对丨麦雪莉
审核丨唐海波
终审丨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