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0日讯 3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昼夜均分,万物向荣。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严寒消退,春游、赏花、踏青等户外活动增加,大家在活动的同时要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维护身心健康。“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同日召开,主要介绍春季养生、体重管理和眼部疾病防护等有关健康知识。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向青在发布会上介绍,中医认为,春季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调畅一身气机。同时,春季气候多变,容易导致外邪侵袭,引发感冒、过敏等问题。因此,春季养生的重点是疏肝理气、健脾扶正。穴位按摩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简单易行的穴位按摩方法。
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按摩此穴可以疏肝理气、缓解情绪波动,特别适合春季肝气不舒引起的烦躁、易怒、失眠等症状。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太溪穴。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按之可培补肾之元气。中医认为肝肾同源,与太冲穴配合使用,可起到滋水涵木、补肾养肝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春季困倦、乏力等症状。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胃经的重要穴位,具有健脾和胃、祛湿化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湿气较重的人群。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侧凹陷处)下三寸。
合谷穴。合谷穴是大肠经的原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痛、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特别适合春季预防感冒、缓解头痛等症状。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操作时,用拇指指腹按压以上穴位各3~5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按摩穴位时需注意:一是力度应以感到酸胀为宜,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损伤;二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闪电新闻记者 李淼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