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全国共942人入选,其中辽宁省共17人,锦州市有三位传承人——赵忠义(锦州皮影戏)、马凤兰(锦州皮影戏)、石岩(锦州锡雕)入选,入选人数居辽宁省第二。
赵忠义,锦州皮影戏的守护者,用斑斓光影演绎千年故事。赵忠义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造诣,成为这一古老艺术的匠心守护者。他的表演细腻生动,通过灵活的操纵和光影的巧妙运用,将皮影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仿佛赋予了它们灵魂。赵忠义不仅专注于舞台上的完美呈现,更致力于皮影戏的传承与创新,用他的匠心坚守,让锦州皮影戏的光影故事代代流传。代表作品有《白蛇传》《火焰山》《红螺仙子》《盘丝洞》《五峰会》《鹤与龟》《梅花亭》等。
马凤兰,锦州皮影戏的传唱者,用传统唱腔传递千年韵律。马凤兰以其传统唱腔和独具特色的“大嗓门”艺术,成为这一古老艺术的传唱者。她的嗓音高亢嘹亮、字正腔圆,将锦州皮影戏的传统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马凤兰不仅在舞台上倾情演绎,更致力于皮影戏的传承与推广,用她的声音守护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锦州皮影戏的韵律世代回响。代表作品有《白蛇传》《怒沉百宝箱》《宝莲灯》《破塔认母》《化蝶》《秦英西征》《力杀四门》等。
石岩,锦州锡雕传承人,以匠心雕琢时光,以执着镌刻岁月。在石岩手中,锡雕不再是冰冷的金属,而是被赋予了生命与灵魂的艺术品。他不仅精通传统锡雕技艺,如錾刻、锤揲、镂空等,还不断创新,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纹样的吉祥寓意,又兼顾了现代生活的实用性,深受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青睐。石岩还致力于锡雕技艺的传承,开设工作室,培养年轻一代的手艺人,用他的匠心与坚守,让锦州锡雕这一古老技艺焕发新的生命力。代表作品《狩纹宝花熏》《努尔哈赤》《花熏》等。
锦州市群众艺术馆(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始终秉持“传艺育人、守正创新”的理念,通过系统化培训、活态化传承、创新性发展等举措,持续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目前锦州市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位(含本次新增,其中1位已故),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2位(现存23位,其中9位已故)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85位。这些数字不仅彰显了锦州非遗保护的丰硕成果,更体现了传承人们的匠心坚守与文化担当。未来,锦州市群众艺术馆(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多措并举,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传承人搭建展示交流平台,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