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化解情绪冲突 守护校园和谐

——郫都区实验学校2025年春心理委员培训会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班级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3月19日,郫都区实验学校心理老师曹愉红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如何应对校园中的情绪冲突与矛盾调解》的心理委员培训。四至六年级的心理委员们齐聚一堂,共同学习如何在校园生活中更好地处理情绪冲突,调解矛盾,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图片

图片

热身破冰:我们是一家人,却也有矛盾

培训初始,曹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热身活动“我们是一家人”。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意识到,即使是最亲密的家人之间也会产生冲突和矛盾,更何况在同伴交往中。面对冲突,心理委员们应该如何应对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抽丝剥茧:探寻情绪冲突的根源与表现

曹老师系统解析了校园冲突的三大诱因(误解、竞争、沟通障碍)和四种表现(争吵、冷战、情绪失控、关系破裂),结合真实案例揭示冲突对个人情绪与集体氛围的深层影响。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心理委员们对情绪冲突有了更为透彻、深刻地认识。

方法指引:矛盾调解的关键步骤与技巧

在了解了冲突的原因和表现后,曹老师为大家介绍了矛盾调解的步骤。调解的原则包括公平、尊重、倾听、不评判。调解的四个步骤分别是:倾听双方、总结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达成共识。此外,曹老师还特别强调了“我句式”沟通法(如“我理解你的委屈”“我们共同想办法”),能够有效舒缓冲突双方的紧张情绪,为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实战演练:“一块橡皮引发的矛盾”调解行动

以“一块橡皮引发的矛盾”为情境,心理委员演练调解全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委员们不仅对调解步骤的理解更加深入,实际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图片

图片

关怀自我:心理委员也是普通人

培训的最后,曹老师特别强调了心理委员自我照顾的重要性。调解工作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即便调解失败也不必过于自责,因为心理委员只是帮助者,并非无所不能的超人。当调解遇阻时,应及时寻求老师帮助而非自我苛责。

通过这次培训,心理委员们不仅学到了如何应对校园中的情绪冲突与矛盾调解,还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相信在未来的校园生活中,他们将用专业与温暖守护校园和谐,让成长的烦恼在理解和对话中悄然化解!

(图:周佳琪 文:曹愉红)

(来源:郫都区实验学校)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