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泉州晚报】
泉州网3月20日讯(融媒体记者张沼婢 通讯员苏润钰 傅雅婷)又到了春暖花开,外出踏青的好时节。然而,在这个本应该好好享受春光的季节,一些市民却感觉眼睛痒不舒服,尤其是接触了花草树木之后,眼睛越揉越痒,最后出现双眼发红、流泪等症状,眼科医生提醒大家,这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的表现。
泉州爱尔眼科医院斜弱视与小儿眼病科主任医师金丽文介绍,过敏性结膜炎是一个统称,又被称为变态反应性结膜炎,主要包括Ⅰ型变态反应及Ⅳ型变态反应,包含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春季角结膜炎、特异性角结膜炎等,其中以Ⅰ型变态反应所致的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最为常见。特定时期发病如仅在春季花粉季节发病,被称为“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而与特定季节无关,持续发病的称为“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
一般来说,导致结膜过敏发炎的物质称为过敏原。如花粉、草类、真菌、尘螨、动物皮屑、隐形眼镜、化妆品等。其中在春季以花粉最为常见。
春季如何预防过敏性结膜炎?金丽文表示,在春季,过敏体质人群、儿童及年轻人作为过敏性结膜炎的高发人群需要注意外出时佩戴口罩、防风镜,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暴露。尽量少去花多的地方。
她提醒,若出现眼睛发红、结膜充血、眼干、结膜水肿、眼痒、流泪、有灼热感、畏光及分泌物增加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同时避开过敏原。
此外,金丽文提醒各位家长: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往往不能准确描述自己眼部不适的感觉,家长需注意孩子出现频繁揉眼、眨眼的情况。部分患儿合并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湿疹等其他过敏性疾病,要到相应专科医院同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