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尽管短期挑战不容忽视,但72%的中国内地CEO对未来三年的业务增长前景依然保持乐观,这显示出他们对经济长期发展抱有积极预期。”普华永道中国公共事务主管合伙人周星表示。
近日,普华永道发布了《第28期全球CEO调研中国报告:重塑商业模式,赋能新质路径》调研报告。报告认为,尽管当前宏观经济挑战可能会影响短期经营与预期,但市场主体的信心依然存在。“我们认为这种信心来自多方面,包括对中国及全球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预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激励以及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推进等方面。”周星解释。
除此之外,经过多年的数智化实践积累,中国正成为全球创新策源地,这吸引了全球顶尖跨国企业将中国作为前沿研发的核心阵地。
报告显示,中国内地CEO对企业的长期生存能力越来越有信心,仅有44%认为如果公司继续按照当前的发展轨迹前进,可能会在十年内面临生存挑战,这一比例较2024年的75%显著下降。
近年来,随着国家转向以新质生产力为特征的高质量发展,电动汽车、AI模型、机器人和先进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表现尤为突出。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王崧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已进入深度调整期,CEO们需要对公司创造、交付和获取价值的方式实施变革。“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近两年来中国在生产要素提升、商业模式转型和产业链智能重塑方面均表现出区别于传统工业化国家的商业进化路径,也为全球商界在中国的投资和发展开拓了新机遇,凸显了中国市场在全球经济转型期的新优势。”
据悉,去年9月26日以来,随着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落地实施,创新驱动与技术突破持续迭代赋能千行百业,这提高了中国市场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
调研发现,随着AI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中国内地(49%)和香港地区的CEO(67%)对将AI融入其核心流程表现出了较高的信任度,而全球CEO的这一比例仅为33%。这种信任对于充分发挥AI技术的潜力并在组织内推动创新至关重要。
普华永道中国人工智能主管合伙人周伟然解释,高信任度部分源自于中国在过去一年从GenAI的本地化发展取得的突破。调研结果显示,64%的中国内地CEO(香港地区73%,全球56%)认为其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63%的中国内地CEO(香港地区68%,全球34%)表示盈利能力有所增强,这些数据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可以看出,AI在提升中国企业运营表现方面应用日益广泛,涵盖了数据分析、任务自动化和客户互动等多个方面,这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加速了整个行业的智能化及数字化转型进程。”周伟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