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首破万亿,率先实现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天压缩至60天

3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有关情况。

图片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介绍,北京市将医药健康产业作为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滚动实施了3个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产业规模达到了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7%。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市级医药健康的统筹联席会,由科技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共同牵头,实现了科技创新与卫健、药监、医保“三医”的高效协同,为创新药械从早期的研发试验到最终的定价入院提供了全流程的服务,助力研发强、审批快、应用早。

二是推出改革的新举措。出台了促进创新医药发展的“32条”措施等,率先实现了“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天压缩至60天”“药品临床试验审批从60天压缩至30天”,临床试验的启动用时压缩7.7周。实施了罕见病药品的“白名单”制度,建立了临床急需进口药械的审批绿色通道,进口货值超过了15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今年还将持续推出新的“32条”改革举措。

三是释放开放的新活力。依托“两区”建设和中关村先行先试的政策,推出数据出境绿色通道、建设创新药械的出海平台,吸引一批外资企业加大在京布局,去年辉瑞默沙东礼来等8家知名药企在京新设创新主体。北京正在成为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资源的“强磁场”。

四是提升发展新能级。空间上强化“南北联动”,南部在经开区新推出了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打造全球医药人才在华创业的第一站,与大兴区共同打造医药产业的“新引擎”。北部依托中关村的生命科学园,连通海淀区与昌平区,深耕国际医药器械城、合成生物制造集聚区和美丽健康产业园,加速科学家原创成果转化,建设原始创新与未来产业的“策源地”。人才上,实施医师科学家培养、青年临床研究人才培训、创业CEO人才特训等计划,形成了紧缺人才引育的有效路径。资金上,设立了规模达200亿元的市级医药健康领域产业投资基金,市区联动打造专业并购基金,更好支撑产业创新发展。

九派新闻特派记者 温艳丽 龚凌蔚 北京报道

编辑 任卓 武菲菲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