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今天17点01分14秒!这口鲜终于上桌了,杭州人超爱!汤汁都能拌三碗饭

“仲春之月,阴阳均也。今日17点01分14秒,春分携着清朗之气款款而来。春分,是节令的刻度,亦是江南春味正浓的时候。这时的鳜鱼裹着一身丰润,悄然跃上杭州人的餐桌。今天,和我们一起走进本期“二十四节气·杭帮菜人间有味”栏目,看看杭州人为何在“春分”时节偏爱这道春鲜。


天光未大亮时,位于富春江边袁浦农贸菜场早已喧腾,菜摊上挤着鲜嫩的草籽、新挖的春笋、鲜透的马兰头……盆中养着的螺蛳正吐着气泡。私房菜馆老板金师傅,直奔熟识的鱼摊,从老板手里接过早已订好的鳜鱼。


图片


“这个季节,江鲜是吃不到了,但本地的鳜鱼正是鲜美,吃起来一点也不逊于野生的江鲜。”在金师傅的春宴菜单里,一道草籽桃花鳜,是熟客们必点的春鲜

汤汁能拌三碗饭

春分这口鲜吃出了江南的烟火气


开在村落民居里的小饭店,因为金师傅的加持成了有名的私房菜馆,颇受杭州文化圈名人的青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春吃鳜鱼,这个传统要追溯到上千年前。鳜鱼少刺而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内部无胆,“实为鱼种之上品”。中国人对于吃的研究也是从未停止过的,这条鱼游了千年依旧被杭州人喜爱着。

图片

金师傅拎起一条鱼鳍怒张的鳜鱼,今天就用他来做一道春意满满的草籽桃花鳜。这道菜须选一斤左右的鳜鱼——“再大肉质就柴了”,金师傅边说边将鱼滑入滚油。“略过一下油,是为了鱼肉不散,但是不能时间长了,不然肉质会老”。好的食材不需要添加太多调料,家烧的做法比红烧更为清淡,一点点生抽提味,两片姜去腥,随后加入滚烫的开水,盖盖咕噜几分钟,随后大火收汁至汤汁粘稠。另起一锅,开水里加几滴油、一点点盐,一捧碧绿的草籽快焯入盘,翠绿鲜嫩,铺在鱼旁边,一道家烧草籽鳜鱼就好了。

图片


草籽嫩、鳜鱼肥,家烧,合在一起就是一幅春意盎然。

图片


鳜鱼肥嫩,但若吃得过多,口舌之间难免会有些腻。搭配草籽一同食用,清新爽口。当然,草籽本身自带的香气,也为这条鱼做出了贡献。

图片


夹一筷颤巍巍的蒜瓣肉,汤汁里的胶质微微拉丝,夹起来刚好包裹住鱼肉,入口口感细腻还有一点韧劲,鲜到掉眉毛。随后再来一口翠绿的草籽,中和鱼的油腻,那滋味必须得亲自品味才能体会。

“光汤汁就能吃上三碗白米饭!”四邻八乡的熟客,多是循着味道来的。问及为何会选这里?大家边咂吧嘴边说:“菜新鲜,味道好,价格还实惠!”桌上的多个光盘和吃开心的脸庞足以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对的。

大厨跨半个城来抢菜

富春江边藏着一个宝藏菜场


金师傅的菜如此受欢迎的关键,就是食材新鲜地道。这就不得不提金师傅钟爱的宝藏菜场——袁浦农贸市场。

图片


袁浦农贸菜场是本地比较大的一个菜市场,东西全不说,关键是东西新鲜。很多蔬菜是附近岛民种的,和批发市场里那些赶着远路来的品质完全不一样。

图片


菜场外面还有一部分摊位是提供给附近农户的,应季的蔬菜、野菜很受欢迎。本地菜农叶大姐就是摊主之一,她的菜因为味道好往往要靠抢。早上五点多,叶大姐带着新鲜蔬菜坐第一班轮渡赶到菜场,水灵灵的菜心、红菜、荠菜、蚕豆在小小的摊位上撞出了满满的春意。“我们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菜好吃主要因为我们五丰岛的地都是沙地,环境又好,使用的也是羊粪这一类的有机肥”,叶大姐笑着说。

“用最直白的话说,这里的菜有菜的本味,鱼有鱼的鲜味”,挑菜间,金师傅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上前一看原来是去年媒体年度美食榜私厨三甲之一的赵师傅。

赵师傅的店位于西溪路,赶到袁浦农贸菜场差不多跨越了半个杭州城。“这个季节,这边的鱼鲜基本上都来自五丰岛的江水养殖,味道和野生的差不多。蔬菜的味道也和城里的大棚菜完全不一样,像这里的菜苔吃起来就是很糯的口感,随便炒炒就很好吃,所以我们店一般三天两头就要过来采购” 赵师傅说。

图片


想吃得提前好几个月预约

这道百年名菜食材是菜场“捡来”的


金师傅的隐藏菜单里有一道青鱼秃肺,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曾是旧上海名流的钟爱,但是做法无从考究。

这道菜首先是食材难得,需取十五条十多斤重的大青鱼肝制作。原本这些都是菜场鱼摊上不要的废弃物,机缘巧合之下,金师傅了解到这道菜,就会下意识去收集青鱼肝,反复试验请老饕们品尝,竟然反响还不错。

图片

(捡来的食材:左边鳜鱼肝,右边青鱼肝)


内脏腥气重,这道菜的关键是如何给鱼肝去腥……金师傅也是反复实验的,最终和同行交流才得一个法子:用高度白酒不加一滴水去腌制就能很好的去除腥气。金师傅用白鲢肚子上最鲜嫩的那块肉先炖煮出浓汤,然后放入腌制好的鱼肝,大火腾走多余的水分留下精华,这道青鱼秃肺就做好了。

图片


“食材实在是太难得,所以想要吃的朋友一般都是提前好几个月来预约,能不能吃得上也是看机遇的。”金师傅说。

春分时节,
本地肥美的鳜鱼上了岸。
汪曾祺笔下最好吃的鳜鱼,
被金师傅用一勺热油、几把春蔬,
在富春江边烧得满屋生香。

在杭州这家小店,
舌尖品的是鳜鱼肥美,
心头悟的,
却是生生不息的杭州滋味
——那是对自然的敬畏,
对传统的坚守,
更是对生活本真的热爱。

资料/杭州日报、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视频/顾家铭

摄影/曹姣娜、十七岁、姚容、徐秀丽、夜班工人丙

文字/徐秀丽

编辑/徐秀丽

责编/姚容、曹姣娜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