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办事处、佛山市顺德区银行同业商会、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香云纱协会共同举行了香云纱非遗金融司法保障中心揭牌仪式。
作为顺德本土孕育的国家级非遗,香云纱染整技艺已传承近600年,享有“软黄金”的美誉。目前,顺德集聚了超40家香云纱生产销售企业,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链。但随着产业规模扩大,侵权假冒、品牌滥用导致资金链瓶颈问题日益凸显,亟需司法力量护航非遗传承。
顺德法院依托新城人民法庭在金融领域的专业化审判优势,推动成立香云纱非遗金融司法保障中心,创新采用“司法保护联系点+巡回审判”模式,将司法服务深度嵌入香云纱产业全链条,助力打造“非遗+金融+文旅”融合发展的顺德样本,深入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
该中心将通过司法创新为传统产业振兴注入法治动能,重点围绕三大核心职能构建顺德非遗保护与金融司法深度融合的司法保障体系:创新非遗金融服务机制。引导银行同业商会开发“非遗贷”“技艺质押融资”等特色金融产品,完善非遗项目价值评估标准,为香云纱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支持,破解传统工艺振兴资金瓶颈。强化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对涉香云纱企业金融纠纷推行“示范裁判+批量调解”模式,实现纠纷快速调解、示范裁判、类案批量处理。推动产业标准化建设。联合行业协会制定香云纱生产工艺、质量分级等团体标准,完善非遗技艺传承合规指引,助力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升级。
“中心的设立是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的生动实践,针对香云纱行业特点制定涉非遗金融纠纷审理指引,新城法庭探索非遗技艺价值评估、版权质押融资等创新机制,联合行业协会建立‘非遗+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引导企业规范经营。”新城法庭负责人表示,通过司法赋能非遗振兴,既要守护好千年技艺的文化根脉,更要让传统产业成为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引擎。
接下来,顺德法院将继续发挥司法职能优势,推动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为非遗活态传承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智慧和实践样本,在守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文、图 | 记者 杨苑莹 通讯员 顺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