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彭于晏在笔架山体育公园挥汗如雨,称“深圳公园的运动器材非常厉害,很丰富”,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广东深圳 智慧足球场 动捕运动瞬间》为主题进行播报……近段时间以来,深圳的城市运动生态因各种智能化而频频“出圈”。

图片深圳的室外智能健身房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首创将国家队体能训练技术应用到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中,既能测试体质,掌握运动数据,还能获得科学健身指导。新华社发

如今AI概念越来越火,但它不仅面向未来,也已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深圳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城市,AI技术已深度融入市民的运动生活,从公园、学校到体育场馆,智能应用场景丰富多样,让运动更便捷、有趣且科学。

AI加运动,让人更爱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迅速掀起了一阵“减重热”。

不办卡就能实现“健身自由”?这样的美好愿望在深圳已经逐渐成为了现实。立式健身车、推胸划船双功能训练器、深蹲提踵双功能训练器……如今这样免费使用的室外智能健身房,在深圳的公园之中已经投放了超200套,实现了智能健身器材各区全覆盖。“深圳类似的公园很多,我家附近的荔香公园、文心公园,不论面积大小,AI智能运动都配备着。”有网友表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室外智能健身器材累计使用达6188.3万人次,仅2024年就使用达2639.7万人次。

市民曾女士平时有锻炼的习惯,而且更喜欢在室外跑步,“在大自然里运动,空气更流通,锻炼完出一身汗整个人都感到神清气爽。”她也关注到自己家附近的招商草坪公园里就有室外智能健身房,自己路过时也常常利用里面的器械锻炼,“每个器械都有相应详细的使用教程,而且都很智能,可以实时显示心率、速度、消耗等数据,调节训练模式和助力,扫码还能记录训练成绩,复盘自己的运动表现。”

图片市民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免费进行体质测试,系统会根据个人数据量身定制运动方案,让运动更加科学有效。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深圳的室外智能健身房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首创将国家队体能训练技术应用到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中,既能测试体质,掌握运动数据,还能获得科学健身指导。市民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免费进行体质测试,系统会根据个人数据量身定制运动方案,让运动更加科学有效。室外健身房还配备了数字化训练及智能竞赛等核心功能区域,还有拉伸、放松、智力运动、功能性训练等辅助功能区,让市民能够享受便捷又高效的健身乐趣。“智能竞赛车能够实现双人实时竞赛,经常看到有人在激烈比拼,竞技性十足,让人进一步感受到运动竞技带来的热血沸腾。”曾女士说。

想记录下自己运动时的飒爽英姿?AI运动场就能让你成为运动场上的“明星”,用镜头时刻捕捉你的每个精彩瞬间。笔架山体育公园里的智慧足球场里就长期配备了智能摄像头,可以利用AI视觉追踪模块做到足球踪迹全程跟踪,实现无人化赛事直播。在运动结束后,市民还可以通过APP下载自己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持续提升对运动的热情。有市民表示,“我们也想找自己的精彩集锦,这个摄像头就非常方便我们去找后续的表现。”

存包、认证、刷脸、自动记录运动时长、消耗热量……在莲花山慧云智慧跑道上,通过自助终端设备的大屏“刷脸”进行人脸识别后,跑步的公里数、速度、消耗了多少卡路里等数据就能被系统实时记录,根据这些数据,不仅能够向跑步者提供健康的跑步指导,生成健康数据,还能提供社交功能,科学分析运动数据,通过展示运动轨迹、周运动记录、运动排名等,激发市民积极参与健身活动的热情,同时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互动。

一个人也能开启一场充满马拉松仪式感的运动之旅。深圳湾公园从红树林保护区至海风运动广场的5G智慧半程马拉松跑道,是全国首条专业的滨海半程马拉松智慧跑道,全长10.5公里,既可以选择5公里和10公里进行日常训练,也可以邀请朋友来一场说跑就跑的半马。据介绍,智慧跑道的运营方慧云智跑是面向全体市民可徒步、可跑步的自助专业赛事平台,每位市民可以免费领取一张带芯片的号码簿,随到随赛参与各类马拉松体验感的跑步徒步活动,并一键DIY各类跑步、徒步、定向越野等赛事。

近期开放的深圳人才公园二期运动区还配备四台AR体感运动主机,以AI科技为核心,融合大数据、边缘计算与AR技术,在游戏中就能完成运动健身。该运动主机无需手柄、健身环等设备即可精准捕捉全身动作,让运动更加高效和自由。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公园酷跑》通过实景拍摄人才公园跑道,并结合增强现实AR技术,市民通过运动主机可模拟在深圳人才公园真实跑道场景中奔跑的感觉。

AI重塑体育课

深圳市教育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24年1月1日起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政策实施以来,深圳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提高超过6%,近视率下降超1%。在深圳校园的体育课中,也时常出现“AI助教”的身影。

课间时段,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科华学校五年级的两个班同学正在进行一场跳绳比赛,比赛的裁判由AI担任,计时计数、动作识别,通过显示器就能看到成绩。今年新学期,科华学校操场和楼道的一些犄角旮旯被AI设备改造成运动空间开合跳、立定跳远,孩子们随时都可以动起来,课间孩子们大汗淋漓。

图片学生们穿戴好智能手环,进行耐久跑训练。深圳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在龙岗区文理学校,一堂“魔镜体育课”正在上演。任课老师借助AI数字化艺体机,调出组合AI设备数据库中的武术动作数据,通过设备自带的大屏向每一组、每一名同学进行分解展示讲解每一个动作,为同学们提供了标准化的武术动作示范。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体育课堂的评价体系变得更加直观和可量化,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坪山中学的操场上布满了各类先进的AI体育设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耐久跑监测。学生们穿戴好智能手环,进行耐久跑训练。AI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学生的心率、速度、步频等关键指标,并通过数据分析,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训练建议,帮助他们在体育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也为教师提供科学、精准的教学反馈,帮助教师实施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如今,深圳的体育课AI含量持续在提升。深圳大学体育学院联合深圳市悦动圈科技公司成功研发出AI运动测评系统,并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 该系统目前已在乒乓球和高尔夫项目中得到应用。在乒乓球项目中,AI运动测评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捕捉学生击球的动作,实时分析并提供反馈。系统能够识别包括正手攻球、反手拨球、搓球和弧圈球在内的多种技术动作,并评估学生的动作标准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训练中及时调整动作,提高技术水平。此外,系统还能根据学生的表现生成详细的运动评分和个性化的训练处方,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技能。

图片AI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学生的心率、速度、步频等关键指标,并通过数据分析,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训练建议。深圳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深圳大学体育学院老师何泉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I运动测评系统的引入,让体育教学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以教促学”模式正在向交互式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现在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训练,通过仿真虚拟操作,提高上课积极性,增强课堂质量。

深圳人的“智能健康节奏”

2024年10月发布的《2023年度深圳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从居民体育锻炼频率看,50.73%深圳市居民体育锻炼频率为每周1次至3次;平均每周4次以上的占比为33.80%,说明深圳市居民体育锻炼频率为中高频率的占比较高。

深圳在2025年度10项民生实事中提出,推进AI赋能民生服务,在公园等公共场所增设无人小巴、无人清洁船、智能健身房、智慧跑道、AI便利店等智能设施设备,打造不少于20个智能应用场景。

据统计,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近40000个,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分布在社区、公园、体育场地等,形成“15分钟健身圈”,让市民出门就可运动。而“i深圳”体育场馆一键预约平台集场馆预定、场馆导航、赛事报名、惠民福利于一体,自开通以来已经累计接入2068个体育场馆,开放8528片运动场地,包含球类、田径、水上运动和冰雪运动4大类别超过30个运动项目。目前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70万人,累计服务超过4000万锻炼人次,体育场馆发放惠民券更带动了全民消费,让运动生活“零门槛”。

深圳正以AI技术重新定义运动生活,让更多的市民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智能健康节奏”,在科技助力下享受健康、便捷、有趣的运动体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

记者:余梓宏

编辑:陈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