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梅州籍球员现身各级国家队和职业联赛、出台全国首部足球发展地方性法规、入选全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市……梅州厚植“足球之乡”沃土,坚持改革创新,重点抓好青少年足球、社会足球、职业足球工作,高质量建设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
努力训练,争取夺得省运会冠军!
梅州坚持把发展青少年足球放在首位,以体教融合为抓手,深入实施足球青苗青训“双青”工程。从中小学校到业余体校,再到专业队、职业队,都饱含着政府和各界对青少年足球的重视。
涌现出了很多精英的球员,陆陆续续进入了国青、国少这些集训营,我们现在U13女足的也有好几个是非常好的苗子。近些年来,我们青少年的教练对梅州的发展、足球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梅州市青少年足球发展促进条例》是全国首部关于足球的地方性法规,为梅州青少年足球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条例》积极推动体教融合;细化了青少年球员选才机制和升学通道相关的内容;提出赛事+直播等具体措施。
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足球氛围,是梅州足球持续发展、足球人才辈出的重要推动力。梅州做好组织保障和统筹,推动全市75家各级足球协会、95家业余足球俱乐部成为组织群众足球赛事活动的主体,实现社会赛事市县镇村四级区域全覆盖,全市有统计的赛事活动每年保持5000场以上。
我们丙村很有足球氛围,我们几代人都踢球,不论老人大人小孩,大家都十分喜欢足球,每年“贺岁杯”全部外出的丙村足球爱好者都回来了,梅州各地都会过来丙村看球。
此外,梅州本土企业、热心人士、社会团体和俱乐部积极参与支持足球事业发展,合力推动足球运动蓬勃发展。据统计,梅州足球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8.3%,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踢球、看球、议球成为梅州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自己是对足球很感兴趣的,家人也很支持我,我就有信心练好球。
大家出来看球也是一种消遣的方式,也成为梅州人共同的爱好。
在青少年足球和群众足球活力传承的同时,以职业足球梅州客家为依托足球产业蓬勃开展。梅州客家足球队2021年冲超成功以来,便已成为全国唯一的县级男子中超球队。2025年中超新赛季,梅州客家主场实现开门红,1.6万多入场观众有效拉动当地消费。
我们是从广州过来,已经是第三次过来(五华),这边的球迷对我们都很友好,整体的足球氛围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所属的五华横陂足球特色小镇自2022年以来,共举办中超联赛赛事46场次,观赛人数累计约33万人,直接带动球票收入约1228万元。2024年共承办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总决赛等赛事16项,年累计接待人数达12多万人次;今年这里还将承办全运会U16年龄组的男子足球赛。
全运会的14支队伍也会在小镇食宿,全运会的食材标准我们也是按照省执委会在广州供应商统一采购,每一个队伍确保它有一栋住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