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

评论

1

3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广州人在这里,不走回头路

图源@小红书 Hunk
东山口地铁站F口出来,沿着署前路向南前行,就能到达龟岗大马路。
在老广的心灵版图里,东山口始终是一抹无法复刻的亮色。
这短短185米长的龟岗,才是记忆深处最原汁原味的“最东山”。

图片

山一带在古代属于番禺县鹿步司,是广州城大东门外一片郊野。
因明代的东山寺而渐次将寺四邻成片之岗台地泛称东山。
东山之“山”,其实就是诸如烟墩岗、龟岗、木棉岗等的小山丘。
龟岗之名,则是其山岗如龟背,故取名“龟岗”。
据《东山区志》记载,明代的东山尚属“辟在一隅,向未有过问者”的“不耕之地”。
但谁能想到,广州城大东门外的这么一片荒郊。
能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一栋栋洋楼平地而起。
图片

东山口。图源@那一座城

教育是民族复兴之基,1889年,李济良、廖德山等人在广州秉政街创办培正书塾。
新型学堂逐渐吸引了一批侨眷子女,进一步吸引了侨眷来此建房居住。
与此同时,公共设施的建设也给了东山发展的机会。
1907年,广九铁路开始修筑,铁路公司在东山庙附近建起了十余座工程师楼。
图片
图源@网络
最初,这里只有少量洋房作为住宅。
直到1915年,美国华侨黄夔石在龟岗购得官方荒地18亩。
平整土地后划分出四条马路分段出售给同乡建房,于是,龟岗一、二、三、四马路应运而生。
加之这附近的名校,前景不错,一些宗族组织购下地皮,建起房屋,东山闹市区逐渐成型。
渐渐地,其他华侨也效仿黄夔石做法。
署前路于1916年开辟,启明大马路至四马路于1918年开辟,美华路于1920年开辟……
一栋栋中西合璧的楼房拔地而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山华侨建筑群。
图片
百年前的东山地图。图源@网络
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备,人气愈发旺盛,这里的商业潜力被彻底激活。
一批又一批的华侨纷至沓来,接连开设起各式各样的商铺,为东山注入源源不断的商业活力。
房地产业蓬勃兴起,金融业也崭露头角,使得这一带愈发热闹非凡。
图片

图源@网络

现在的龟岗大马路仍然是闹市一条街,从早到晚都人流如注。
在龟岗大马路里,有许多条分岔路,通向不同的地方。
学生时代的我们总会逃离学校饭堂,成群结队地奔赴龟岗大马路。
沿街而生的小店,承载了我们记忆中的味道,那是零用钱换来的甜蜜滋味,是三两好友结伴而行的欢声笑语。
而那些年岁渐长的红楼也在翠绿的装点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它们静静伫立,见证着一年又一年蔓延的青葱。
展现着龟岗大马路最民生、最温暖的一面。

图片

“谁火、火、火啦?”
《秘密图纸》里的叶长谦,扯拉着扭曲的腮帮子挤眉弄眼,逗弄的观众哈哈大笑。
虽说这只是电影里的精彩情节,但东山酒家却真的因为这部电影火啦。
东山酒家1955年刚开办时,它只是一间小小的国营食堂,当时还叫东区食堂,1957年迁址至龟岗大马路1号。
1958年,当时的东山区政府决定在龟岗顶建造新商业带,将这间小食堂扩充成了三层外观为俄式建筑风格、内部为岭南园林建筑风格的东山酒家。
图片

图源@网络

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黑白国语电影——《秘密图纸》,讲述特务盗走秘密图纸并处心积虑制造假象迷惑公安,企图私自带图纸逃走但最终未能得逞被全员抓获的故事。
全片在广州取景,熟悉的街头巷尾、地标建筑纷纷在大荧幕上亮相,又有田华、王心刚等八一厂重量级演员的出演,影片一经上映,便迅速抓住了老广们的心。
影片在东山酒家的戏份虽然不长,却是整部影片的重要环节:
特务叶长谦盗图后,缓步走过龟岗大马路,走向东山酒家与特务组织接头,被假扮茶客的公安人员正通过酒家二楼窗户监视着,最终叶长谦被扭送进了公安。
图片

图源@网络

喝早茶的人进出茶楼,街道上的人熙熙攘攘,东山酒家那独具特色的门楼与骑楼街景相得益彰。
服务员手捧点心托盘,叫卖着“鲜虾酥角”,悠长的吆喝声仿佛带着岁月的温度,传到我们耳中,瞬间将人拉回到那段旧时光。
食客们围坐在一起,谈笑声此起彼伏,与杯盘碗碟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生动的场景中,不仅是电影制作者精心雕琢的巧思,更是广州这座城市所独有的迷人魅力。
《秘密图纸》上映后,广州市民争相观看,一些市民还慕名而来,一边喝茶吃饭,一边谈论电影里面的情节。

图片

图源@网络

东山酒家也不只是经典电影中的一抹亮丽文化色彩。
它以亲民的价格,呈上一道道美味佳肴。无论是家常的小菜,还是鲜活的海鲜,亦或是精致可口的点心,每一道菜品都饱含着浓浓的诚意。
凭借出色的口味,东山酒家成功俘获了大众的心,多年来为广州街坊们的城市记忆悄然扩充了一份珍贵 “内存”。
1972年,东山酒家被指定为广交会接待点,业务从此蒸蒸日上。
2006年,东山酒家被广州酒家集团并购,成为广州酒家的一个分店,现在的龟岗大马路上,只有老树和那静静延伸的阶梯还能清晰可见当年的模样。

图片

一个地方,最能轻易地捕捉到生活最本真的气息,那就是它的菜市场。
而在龟岗乃至东山,东山肉菜市场无疑是这片区域最热闹、最具烟火味的所在。
上世纪60年代,东山肉菜市场便已成为街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2024年4月,它迎来了一次精心改造。
一条仿骑楼的长廊,万花筒般绚丽的顶棚,亮丽色彩的地砖,档口布局规整有序,无比和谐又有着最为淳朴的市井烟火气。
新鲜的蔬菜鱼肉整整齐齐地摆放,你还能深切领略到老广买菜时的精细:买菜送葱,买肉帮切,甚至手把手给你配个菜,教你怎么做都是常有的事。
这里的人都是懂吃的美食家,无论是汤料还是生鲜,这一圈菜市场逛下来,就能收获不少烹饪宝典和养生知识。
这里,更是老一辈重要的社交天地。
图片
东山肉菜市场。图源@信息时报
人气最旺的清晨与傍晚,街坊们纷纷出动,拖着小推车、提着环保袋,凭借着最 “挑剔” 的眼光和最 “毒辣” 的经验,挑出质量最好的猪肉、最嫩的菜心。
他们无论走到哪个摊位,都能与老板熟络地聊上几句,分享今日的收获,忙碌时还能帮衬几下。
隐匿于市场间物美价廉的各类美食小摊,常常荣登老广美食榜单,在这里就能“一站式吃饱”。
谁没在今香食品、仁信双皮奶、芬芳甜品这些店里吹水打发时间呢?
谁没站在斩烧腊的玻璃房外面看师傳斩叉烧、斩烧肉呢?
图片
东山肉菜市场。图源@信息时报
生活的美学,往往就藏在这些细微之处,看着整齐笔直的钢筋拱廊,看着阳光照在彩色顶模上折射出鱼鳞般的花纹,看着每一块都不一样的复古岭南花砖,和“东山小洋楼”一贯的风格交相辉映。
在龟岗,日子总是向前的,那些承载着往昔岁月的小洋楼,虽满是故事,却未能阻挡前行的步伐;只需轻巧地一转身,便迈进了顺应时代发展、满含蓬勃朝气的酒家;待到暖洋洋的傍晚,悠然地从菜市场抽身。
每一段日子都是鲜活的,每一种生活都在这里徐徐展开,无论怎样都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在这里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
当你对生活提不起劲的时候,不妨来这里逛一逛,看看广州人如何把日子将平淡日子经营得有滋有味。



编辑 / 木子

统筹 / 冷佳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