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
带着淡淡渺渺的幽香,迈着娉娉袅袅的脚步,穿越了漫长的严冬,春光终于浸漫在湖上每一个角落。我总觉得春天是个调皮的孩子,喜欢在随处与你躲猫猫,即便她不露声色,但你还是能够闻得到她散发出来的诱人气息。
垂柳开始吐露她的心声,一条条飘飘忽忽的柳丝是刚写就的诗行。小草脸上泛起青葱的嫩绿,掩饰不住重生的欣喜。树上的翠鸟早上不知何时就开始叽叽喳喳了,忙着给还没穿上外衣的老树们殷勤配乐。夜色变得温柔,轻抚残冬里留下的若隐若现的忧伤。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我很清晰地听见了黄鹂们的一声声召唤了。这一个月里,只要稍得些空闲,我就一次次来到西湖,走一走苏白堤,转一转南北线,听听风吟,嗅嗅花香,与湖山轻言慢语。
都说吹面不寒杨柳风,我最早是在农历惊蛰那天来游湖,节庆的景观小品还余留在景区门口。早上的柳浪闻莺颇有些寒意,但一进园内,看到的几十株柳树似是阔别多时的老友,苍老的枝桠处探出了一丝丝嫩绿的柳条,崭露着青葱勃发的景象。
那依依低垂的丝丝缕缕纷纷挣脱了黑褐色的树身,好像是刚学会走路的稚童,不再偎依在母亲的怀抱,急于下地撒欢,迈开自己的脚步了。柳叶纤细而干练,貌似工笔写意,却又轻松随意,碎碎点点柔柔弱弱的,不胜娇羞,织成薄薄飘逸的布帘。鹅黄中散发着稚气的面庞是我印象中的早春模样。
实际上,我是在农历的冬至前来过此地的,那时中间游步道两边成排的柳树还光凸凸瘦削的一片,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今日再见,我仿佛能熟谂地察觉到,这些刚吐绿的新芽,都是哪家哪户的孩子,心中免不了生出非常亲切的情愫。
也许是阴天的缘故吧,湖边的游人稀稀落落,观光电瓶车开过湖畔的小路,那被晨风劲吹的斜拂在苍茫的湖面,像是给湖山请着早安。我想象着这一株株高大宽梧的柳树,是经历了怎样艰难的冬日穿越,才换来一身新装的。
看着悬垂的枝条像被谁蘸着翡翠汁液描过似的,每一根都泛着半透明的青色,春风中舒展成无数道流动的帘幕。这个时候,紫叶李和早樱的粉白尚未喧宾夺主,天地间只余万顷新绿在薄雾里洇染。
用不着摩肩接踵,就这样从从容容,在闻莺馆草坪西面的湖畔,一遍遍地行走,与垂柳目光的交融之中,蓦然生出一种难以言传的仪式感,好似此番是专门正儿八经地来迎接,那浩浩荡荡春光的联袂而来。
漫行湖畔最令我发呆的,是那一湖泛着丝丝微澜的春水。从苏堤进花港观鱼往左,就是别有洞天的蒋庄,原为无锡人廉惠卿所建,原名“小万柳堂”,蒋庄坐拥小南湖之利,“两面长堤三面柳,一园山色一园湖”,从这里静静地坐上好久,可以从小园一隅窥知西湖春水脉脉的温情。
我喜欢透过古井旁竹影映照花窗,看那苏堤边的烟波浩渺,我喜欢从百年松柏与萋萋绿草互衬处,看南山路的人声车声隐隐淹没于宁静的水面。我尤喜从这里出去,经揖湖邀山长廊,看那九曜山山色如画,山高处霭深如墨,山脚下杉林锈色隐约,小南湖水面则树影憧憧,光影斜照处的湖光是青蓝泛绿,绿里凝碧,浮动着春日才会有的青绿之色,即使你开怀畅饮这一池湖光,尽兴至极,却不上头,只觉嘴角生香,余韵袅袅。
这里的水来自于太子湾北小门的山间溪流,穿过南山路底下,进入小南湖时银瀑湍急,浪声铿锵,一年四季从没见停歇过。湖水澄澈明净,没有任何尘烟的沉浮。比起辽阔无际的外西湖,少有游船出没,小南湖更像娴静独立的处子,偶尔有一两只白鹭翱翔其中,水鸥和野鸭或仰泳或潜水,旁若无人地在嬉戏追逐。湖边的船工老者坐着打起了盹,湖上的小舟久久静候着,颇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
上午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时而晨曦灿然,时而云团遮掩,明灭闪烁的天光云影倒映在一波春水之中,宛如意味深长的幻影,让人费尽思量,恍惚之中感觉自己虽身处湖畔春水,但早已纵横恣意神游八方了。
我踱步来到西湖“濠上乐”的竹廊水榭,坐下来小歇,早上出来早,一路只顾看景,正可利用这水榭恰好无人,将就着豆浆馒头对付一下饥肠辘辘。廊下的光影充满清凉和园润,人行其下,竹影水影折射于身上,颇有轻风扑面之感。这地方以前都是匆匆闪过,从没坐下来品味过。
濠上乐的名字取自庄子与惠子同游濠梁水滨垂钓时悠然自乐的典故。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道:“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年轻读书时觉得他们的对话颇似绕口令,长大了重温又觉得充满了人生哲理。此刻,我静坐水榭细看,依依的垂柳柔嫩妩媚,几株灼灼其华的李花迷蒙了眼眸。成群的鱼儿逍遥地游弋在花影柳帘间,好一幅寂静而灵动的田园山水画呀!
这一带的湖水,远离了旅游的团队,也偏离了苏堤上晨练的人群,雨后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特别清新自然的草木芳香,翠鸟在骀荡的晨风里一声声和鸣,抒发着对春天的感恩。宁静优美的画面总会被一双双慧眼发现,吸引了一批批拍摄写真的年轻人前来。
摇曳临湖的水边的几株李花,最是吸粉的,穿着水袖长裙古妆的模特在此间摆动着不同的身姿,好像是从湿漉漉的西湖山水间穿越而来的宋韵女子。她们占居的机位的确也格外人景和谐相适,粉白花影错杂在嫩绿柳丝之间,远处的雷峰塔倒映在平静的湖面,所谓的岁月静好都在此刻凝聚了。
春风不仅带来了湖畔的嫩绿与柔媚,还赋予了西湖碧波的青绿荡漾之美。湖水在春风的推动下,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悦耳的声响,宛如一首优美的乐章。游人乘坐的船只缓缓划过湖面,留下一道道长长的水痕,那是西湖最温婉的笔触。阳光重新出来的时候,湖上跳跃的光斑如同细碎的金子,随着水波闪烁、摇曳,如梦如幻。
目睹这如诗如画的西湖早春美景,时而有些恍惚:早春西湖之美究竟源自何处?是春风带来的生机,还是万物自身对美好的执着追求?或许,二者兼而有之。春风是大自然的使者,它唤醒了沉睡的万物;而万物则凭借着自身的生命力,在春风的怀抱中尽情绽放。这就如同人生,外界的机遇固然重要,但自身的力量才是决定我们能否绽放光彩的关键。
春色不是凝固的画面,而是流动的风景。昨日犹带霜痕的海棠树的枝桠上,今朝已缀满星星点点的芽苞。苏轼曾经说过的“无限春风来海上”,不在节气更迭的刻度,而在万物与春风会意的刹那。每片新叶的舒展都是春风的私语,每朵早花的绽放都是光景的重构。这满湖流动的翠色何尝不是天地挥毫的草稿?而我们驻足湖畔的须臾,已然见证了永恒的新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