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学生兵在苏联国际旅被授予苏军上尉军衔(中)—我军荣获苏联勋章的六位开国将军(彭施鲁篇)

陈 辉

1940年11月末,彭施鲁按上级指示,为躲避敌人的重兵围剿,保存实力,随抗联第二支队大部人员越过乌苏里江撤到苏联境内,也就是现在苏联远东地区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在一个密林中的维亚茨克村进行野营整训。据彭施鲁回忆,当时转移到苏联境内的抗联将士大约有700人,彭施鲁任支队教导大队政委。

 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成立(苏联远东方面军红旗第88独立步兵旅——国际旅)。抗联战士们换上了苏军的军装,彭施鲁任2营3连指导员,后任连长和营部参谋等职。彭施鲁生前回忆,按照当时的编制,教导旅的旅长、营长、连长等职务均由原来的抗联军官担任,副职则由苏军代表担任。当时,周保中担任旅长,苏军少校什林斯基担任副旅长,彭施鲁任2营3连连长,部队里总共有六七十位苏联军官。

图片

1943年10月5日,国际旅于北野营合影。二排右起:彭施鲁

 “当年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一方面接受苏联教官的各种军事训练,包括步兵常规训练、跳伞、滑雪、军事识图、无线电等,一方面不断地向东北派出小部队开展侦察营救活动、在百姓中进行抗日宣传等。三年的整训将一支只会打游击的队伍发展成掌握先进武器装备的专业部队。”彭越关回忆说。

 当年留苏的刘亚楼到88旅任教官的往事彭施鲁记忆犹新:1942年,一个叫王松的政治教官来到了88旅所在地维亚茨克,身穿苏军校官军服。王松就是后来的开国上将、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化名,红军长征后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任教育长。1939年1月进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参加苏联卫国战争,被授予少校军衔。

 1942年刘亚楼抵达88旅,表面上任职于苏联远东军政治部,实际专为东北抗日联军而来。这位东北抗联官兵盼望多年的中央代表终于带来了延安的声音。1935年抗联就失去了与党中央的联系。1939年1月26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抗联工作研究会议上曾指示:“现在的问题是使中央同东北抗日联军建立联系,首先派交通员并设法派电台去”。延安社会部曾屡次派出联络员前往东北联系抗联部队,都未能成功,牺牲甚多。刘亚楼的到来意味着从1935年开始,东北抗联失去中央领导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图片

彭施鲁在苏联国际旅的战斗岁月

 与刘亚楼前后脚来到88旅的还有一位特派员,级别更高,名叫宋明,真实身份是原八路军385旅旅长卢冬生,他也是党派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八路军高级将领,卢冬生在88旅旅部直接与周保中、李兆麟一起执行对88旅的领导工作。卢冬生1945年9月回国,先后任哈尔滨卫戍司令员、松江军区司令员等职。遗憾的是12月14日晚,在哈尔滨市制止苏联红军士兵抢劫时被害。殉职时年37岁。

 彭施鲁记得刘亚楼按照伏罗芝军事学院正规教程传授军事技术。此外,他还讲授马列毛的著作,联共(布)党史、共运史、延安整风文件等政治课程。

 据彭施鲁回忆,在88旅尽管两国官兵大都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但是关系十分融洽。

 2005年7月22日,《新文化报》记者樊亮,采访了总装备部干休所中的原国防科工委副参谋长彭施鲁,听彭老讲述了88旅的抗联指战员潜回东北炸毁日军“亚洲第一炮”的故事。

 彭老回忆,根据88旅同苏联方面共同制定的计划,1945年7月,派出多支由中国军人组成侦察小分队,一个侦察小分队10多人组成,携带电台,秘密潜回中国境内。深入东北地区进行战略侦察,为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做好战前准备。侦察员们不仅摸清了日本关东军的军力和部署情况,还多次完成了暗杀、破坏等任务,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事件,莫过于炸毁虎头要塞的“亚洲第一炮”。

图片

 虎头要塞位于黑龙江完达山脉的丘陵之中,是日军为进攻苏联而秘密修筑的边境军事要塞。它拥有庞大的进攻和防御体系,是当时中苏边境东段的核心阵地。日军最得意的是架在要塞山顶的一门榴弹炮。这门火炮长20余米,炮身直径1米,炮口直径41厘米,装药量1吨,一颗炮弹达4米长,最大射程达20公里,杀伤力惊人。当时,这门大炮的炮口直冲苏联境内的伊曼铁桥和拉佐水塔,对苏联红军形成了很大威胁。

 1945年7月,88旅一支小分队奉命去炸毁这门“亚洲第一炮”。彭老已经不记得当时的具体细节。小分队在当地地下抗日组织的配合下,乔装打扮成乡绅,骗取了日本关东军的信任,混入虎头要塞。随后,小分队队员们在火炮的周围安放了炸弹,炸掉了这门“亚洲第一炮”,解除了对即将出兵东北的苏军的巨大威胁。

 彭施鲁回忆,在苏联对日宣战后,在苏军进攻东北之前,最后一次侦察,一下子派了200多人,有的是采取空降方式,对东北地区、边境地区进行战略侦察,包括17个筑垒,3道防线。当时抗联人员进入东北侦察细到什么程度,侦察人员可能白天要在日军机场潜伏一天,晚上再潜入,一架一架飞机摸,看是真是假,因为当时日本人把假飞机放在那摆样子。还有筑垒、碉堡,拿一块水泥回来要试压,对这个筑垒进行攻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火力,桥梁通过的能力,河流的宽度、深度,公路的宽度、承载能力,以及各地的驻兵情况,都已经摸得非常清楚了。返回以后,所有这几年收集到的军事情报全部上交给最高统帅部,由最高统帅部的情报系统,最后编译出一本小册子,我们叫他日本关东军战略样图,这个小册子在苏联150万远东方面军连以上的干部人手一册,对苏军消灭日本关东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

彭施鲁所著《东北抗日联军》

 苏军估计对日作战将有相当长时期残酷的战斗。苏联最高统帅部认为,对日作战将持续3个月,牺牲将达50万人。但在东北抗联的配合下,整个战役仅仅进行了一周,牺牲仅2万人。这与彭施鲁和88旅的抗联指战员日军敌情摸得准、重要目标掌握准,战争少走弯路是分不开的。

   当时,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曾向88旅发来贺电,内容是:“八十八旅英勇的中国战士们,感谢你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情报,为我们远东军进攻中国东北起了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日本关东军戒备森严的要塞、筑垒地区所进行的侦察、营救活动,高度体现了中国战士的优秀品格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我代表苏联人民感谢你们,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彭施鲁当年与朝鲜后来的领导人金日成是战场上的老战友,在苏联国际旅时,彭施鲁任2营3连指导员、上尉军衔,金日成任第1营营长、大尉军衔。新中国成立后,金日成每次到中国访问都要求和他见面,共叙当年在抗联和苏联国际旅的战友情。

图片

东北抗战的艰难岁月,彭施鲁(左一)金日成(左二)与金日成夫人金正淑(左三)等战友合影.

 1945年8月,彭施鲁随88旅配合苏军解放东北全境,彭施鲁率队进驻佳木斯地区,任苏军驻佳木斯卫戍副司令员,协助苏军维持社会秩序,并帮助我党从延安派来东北的干部建立党组织、扩军、建立根据地,为东北解放作出了贡献。

 由于彭施鲁在苏联88旅期间和协助苏军歼灭日本关东军的非凡经历和出色表现,1945年被授予苏联红星勋章。1930年4月6日,根据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设立红星勋章。同年5月5日,苏联苏维埃最高主席团正式颁布了红星勋章的明确章程,红星勋章可授予战时和平时在国防事业中有卓越功勋的苏军官兵。88旅编制在苏军序列中,因此88旅中有卓越功勋的抗联官兵也可获得红星勋章。

 后来,彭施鲁又由俄罗斯政府授予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章、朱可夫纪念章和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和60周年纪念奖章是俄罗斯联邦总统指令颁发的,专门授予曾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俄罗斯公民、外国公民或无国籍人士。

图片

   彭施鲁荣获的苏联“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章”

 俄罗斯联邦于1994年设立了朱可夫纪念章。朱可夫纪念章是俄罗斯向中国颁发的纪念章,一般采取在北京由俄驻华大使集中颁授,对居住在其它地区的中国老战士,则由俄使馆组织人员专程前往授予。1996年9月3日,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受俄总统叶利钦的委托,在俄驻华使馆向曾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部分中国老战士授予“伟大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章”和“朱可夫纪念章”,彭施鲁在授予之列。

 2005年4月29日,俄罗斯驻中国大使罗高寿向为苏联卫国战争做出贡献的27名中国人颁发了“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彭施鲁也在授予之列。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下集展现)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属于原创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