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先生总感觉眼前有黑影在漂移,有时是“小虫子”一样的黑色斑点,有时又像发丝或蜘蛛网的形状,而且眼睛看向哪里、这些黑影就跟到哪里,当他用手下意识去抓时,却抓不到。尤其是天气晴朗、在户外活动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去医院就诊后,医生给王先生做了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为“飞蚊症”。
飞蚊症会对生活造成哪些影响?该如何治疗?今天,健康榨知机就跟大家详细讲讲这方面的知识。
飞蚊症又称飞蝇幻视,属于轻度玻璃体浑浊,是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玻璃体是充填眼内空间的一种透明凝胶状物质,主要由水(98%)、透明质酸(HA)和胶原蛋白构成。而飞蚊症的发生主要与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的玻璃体液化及玻璃体后脱离相关,可以由原发性玻璃体混浊引起,也可以由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
此外,许多其他因素,如先天残留、外伤、炎症、玻璃体变性、近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也可能导致飞蚊症。
飞蚊症患者常出现的症状包括:眼前蜘蛛网样、头发丝样或蚊虫样黑影飘动。有研究指出,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人中,76%具有眼前漂浮物症状,33%自觉漂浮物对视力造成了损害。还有研究发现,导致飞蚊症的原因之一玻璃体后脱离(指玻璃体后皮质从视网膜表面分离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由玻璃体液化和玻璃体-视网膜黏连的减弱共同导致)的患病率在70岁为51%,到80岁增加到63%。
出现飞蚊症的症状时,不少患者一开始可能会感到惊慌、烦扰,有的人甚至担心“以后会不会失明”。但目前普遍认为,飞蚊症是一种无害的生理现象,通常不会造成严重视力损害(比如视力丧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飞蚊症的症状会被视神经逐渐适应,或者随着混浊物向前、向视网膜边缘区域移动,眼前漂浮物症状会逐渐缓解,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然而,之前的研究显示,也有部分患者的症状并没有随时间推移而得到改善,还存在持续的、无法忍受的眼前漂浮物症状。研究还发现,飞蚊症对视觉质量的影响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当,且超过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需要提醒的是,飞蚊症虽然一般不致盲,但如果同时伴有黄斑变性、没有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是有可能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的。图片来源:123RF
还有研究表明,飞蚊症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显著负面影响,给需要用眼的各种日常活动带来不便(比如开车、阅读及近距离工作等),还威胁着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甚至会引发较大的压力、焦虑和抑郁。因此,对于那些生活质量被严重影响的患者而言,更需要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治疗共识或指南,临床医生对于飞蚊症的治疗大多采取保守观察的方式。但对于患者来说,由于飞蚊症可能与其他的致盲性眼病同时存在,一定要引起重视,发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此外,医生还可能会考虑药物治疗、玻璃体切除术(PPV)、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以及纳米气泡介导的玻璃体消融术(也就是通过纳米气泡帮助清除眼内玻璃体的手术)来进行治疗。目前飞蚊症的药物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口服卵磷脂络合碘、肌肉注射普罗碘铵及氨碘肽注射液或氨碘肽滴眼液点眼。不过,以上药物不适用于碘过敏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且对于生理性玻璃体混浊的疗效还不明确。也有学者提出把抗氧化剂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药物,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的作用来抑制玻璃体的退行性变化、减少玻璃体混浊。总之,医生可能会考虑通过用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玻璃体的生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但这些疗法的确切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PPV即通过手术将玻璃体部分或全部切除,从而有效去除玻璃体混浊物。之前的多项研究显示,PPV是治疗飞蚊症的有效方法。经过这种方式治疗后,患者症状不仅能得到显著改善或完全消失,部分患者的术后视力还会有所改善,使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患者术后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当然,医生也会权衡利弊,考虑到这一方案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其中,白内障是PPV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超过30%。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也是PPV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在0%-10.9%。好在新型的微创PPV的出现,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此外,眼内炎也是PPV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他常见并发症还包括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出血、青光眼及黄斑裂孔等。因此,这个方法一般用于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持续不改善的少部分飞蚊症患者,当评估获益明显大于风险时,医生才会建议采用PPV治疗。
图片来源:123RF
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通过激光脉冲的电离效应将玻璃体混浊物中的胶原和HA汽化,进而改善飞蚊症症状。对于较大的混浊物,激光可以将其部分裂解和汽化,使其远离视轴区域,减少视觉干扰。从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来看,YAG激光治疗的并发症相对较少(包括眼压升高、白内障、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等,但发生率低于1%),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效果还需进一步验证。需要注意的是,YAG激光治疗对较小、散在的玻璃体混浊效果有限,较稠密致密的大型混浊物可能需要多次治疗。而且治疗效果与医生经验密切相关。此外,对于已经得了白内障的患者,医生在临床中不建议这一治疗方式,因为这类患者很难进行YAG激光治疗,而眼轴过长的患者,后段玻璃体混浊无法聚焦,只能对前部混浊物进行激光治疗。此外,激光对玻璃体生理功能的影响、长期安全性等还没有明确的结论,需要更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明确。在做完手术的白内障患者中,不乏一些患者在术后发现自己出现了飞蚊症的症状,或是原有飞蚊症的症状加重了。可能原因之一是术后视力提升,让原本模糊、的玻璃体混浊变得清晰了;也可能是白内障手术加速了PVD的发生,引发飞蚊症。因此,有专家提出,对于同时伴有白内障和飞蚊症的患者,或许可同时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前部PPV——由角膜小切口进行手术,消除了巩膜入路部位视网膜脱离的风险,而且不用担心PPV手术促进白内障发展。图片来源:123RF
但这种术式仅限于同时患有白内障和飞蚊症的患者,而且只能治疗前段玻璃体混浊引起的飞蚊症。然而事实上,引起严重飞蚊症症状的混浊物通常位于后段玻璃体的中轴部。因此,这种术式仍然存在许多局限性,未来还需要更多研究进行探索。近年来,还有一些专家提出了通过纳米气泡介导的玻璃体消融技术来治疗飞蚊症。这种方法相比传统激光能量大幅降低,能够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因此能治疗更靠近视网膜的玻璃体混浊。但纳米金颗粒可能对视网膜有毒性作用,而之后的研究显示,携带吲哚菁绿的纳米颗粒也可以产生类似效果,并在动物模型中未发现明显的视网膜毒性。目前纳米气泡介导的玻璃体消融技术仍处于体外研究阶段,还没有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其疗效及临床可行性仍需进一步探索。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治疗方法外,患者平时也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眼习惯,保护好眼部健康:比如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注意用眼卫生,让眼睛得到足够的放松和休息,避免长时间用眼,避免用力揉眼睛等。另外,你可能还想知道:
眼睛又红又肿的8大原因
视力不好,痴呆症风险也更高?
吸烟伤眼睛,可能增加失明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