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近期陷入严重的安全危机,政府被迫采取紧急措施应对日益猖獗的犯罪和勒索浪潮。在备受欢迎的库比亚乐队歌手保罗·弗洛雷斯遇害后,总统迪娜·博卢阿特宣布严厉打击犯罪,甚至表示正"认真考虑"恢复死刑,同时在首都利马和卡亚俄港部署军队,实施为期30天的紧急状态。这一系列举措凸显了秘鲁当前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也引发了对秘鲁政治稳定和国际合作前景的广泛关注。
暴力浪潮与标志性暗杀事件
3月16日凌晨,秘鲁著名库比亚乐队"和谐10"的39岁歌手保罗·弗洛雷斯在利马遭到枪击身亡。据报道,一群身份不明的袭击者向载有乐队成员的巴士开枪,两发致命子弹击中了正在睡觉的弗洛雷斯。乐队驾驶员查理·贝洛阿查加告诉当地媒体,他看到一辆黑色摩托车在枪击后迅速逃离现场。弗洛雷斯随后被送往医院,但不幸身亡。
这并非乐队首次遭受攻击。"和谐10"乐队成员透露,他们长期受到勒索威胁,被要求支付高额"保护费"。去年12月,他们曾遭遇类似袭击,所幸当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弗洛雷斯的遇害在秘鲁艺术界引起强烈震动,民众纷纷要求内政部长胡安·何塞·桑蒂瓦涅斯引咎辞职。
这起谋杀案只是秘鲁当前暴力浪潮的一个缩影。同一周末,利马一家餐厅附近发生爆炸,造成11人受伤;奇克拉约市一家夜店内还有催泪弹爆炸事件,导致8人受伤。据官方统计,今年以来秘鲁已发生459起谋杀案,仅1月份就有1909起勒索报案。
政府紧急应对与政治危机
面对恶化的安全局势,博卢阿特政府采取了严厉措施。3月17日,政府宣布在利马和卡亚俄港实施为期30天的紧急状态,限制集会自由和自由通行等宪法权利。国家警察将接管这些地区的公共秩序维护,军队将部署至高风险地区提供支援。根据紧急状态法令,安全部队可以在没有司法许可的情况下进入任何住所,或在没有法官命令的情况下拘留任何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博卢阿特政府首次实施类似措施。去年9月至12月期间,利马多个区域曾因大量勒索案而处于紧急状态。专家认为,尽管实施了限制措施,犯罪率依然居高不下,因此质疑此类措施的有效性。
更具争议性的是博卢阿特总统关于死刑的言论。她在视察一所学校时表示:"我要对这些该死的凶手说,我正认真考虑实施死刑,因为任何杀手、任何勒索者都不能用鲜血玷污那些爱护子女的家庭,以及那些通过正当努力开创未来的企业家们。"然而,秘鲁目前的宪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战时叛国罪。此外,秘鲁是《圣何塞协定》(又称《美洲人权公约》)的签约国,该协定禁止实施死刑。因此,要恢复死刑,秘鲁需要修改宪法并退出该国际协定,这在法律和国际关系层面都面临巨大挑战。
同时,秘鲁国内政治压力也在增加。多个政治团体已提交三项议案,要求对内政部长桑蒂瓦涅斯进行弹劾,理由是他缺乏"具体措施和战略计划"应对犯罪浪潮。这些弹劾动议已获得130名议员中33人的支持,最早可能于本周四进行投票。若获得至少66票支持,将迫使桑蒂瓦涅斯辞职。根据民调机构Datum International的最新调查,87%的秘鲁民众认为内政部长应该去职,74%的人认为秘鲁犯罪率上升。
暴力浪潮的深层原因分析
秘鲁当前安全危机的爆发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社会经济背景。近年来,有组织犯罪网络在秘鲁迅速扩张,特别是在勒索和"保护费"敲诈领域。从歌手到企业家,甚至私立学校校长,都成为了勒索的目标。新学年开始之际,首都利马的私立学校校长们也遭遇了勒索威胁。
这种犯罪模式的蔓延与秘鲁长期存在的贫富差距、高失业率以及司法系统效率低下密切相关。此外,警察腐败和资源不足也削弱了执法能力。桑蒂瓦涅斯部长自身也因涉嫌滥用职权和影响力交易而接受调查,这进一步损害了政府在打击犯罪方面的公信力。
值得注意的是,秘鲁的政治不稳定也为犯罪团伙提供了可乘之机。近年来,秘鲁经历了频繁的政治更迭和领导层变动,导致安全政策缺乏连续性和有效性。博卢阿特本人是在前总统卡斯蒂略被弹劾下台后接任的,她的政府在上任初期就面临了严峻的政治和社会抗议。
安全危机对政府和国际合作的影响
持续的安全危机对博卢阿特政府构成了严重挑战。一方面,民众对政府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普遍不满;另一方面,死刑讨论和军事化应对也引发了对人权和民主的担忧。这场危机不仅考验着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也关系到博卢阿特政府的政治生存。
就国际层面而言,安全危机可能影响秘鲁的外交关系和国际投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秘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钱凯港。钱凯港位于利马北部的钱凯湾,是中国和秘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共建的合作项目。该港口于2024年11月16日正式开港,由中国控股投资,是近年来秘鲁建设的最大基础设施项目之一。
钱凯港建成后将成为拉丁美洲的新枢纽港和太平洋门户港,能够显著缩短秘鲁至亚洲的直航时间。该项目一期于2021年开建,包括4个码头泊位,最大水深达17.8米,可停靠18000标准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近期设计吞吐能力为年100万标准箱,远期可达150万标准箱。
虽然钱凯港位于利马北部,处于当前紧急状态的范围内,但秘鲁商务外贸和旅游部已保证,尽管宣布紧急状态,国内或国际旅行、会议、活动或与旅游和商业活动相关的活动将正常进行。全国各地的机场将正常、不间断地运营。然而,如果安全局势继续恶化,可能会影响港口的运营效率和国际投资者的信心。
此外,秘鲁和中国在钱凯港开通仪式上还签署了升级中秘自由贸易协定的议定书。这一升级版协议在原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开放领域,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但如果秘鲁的安全环境继续恶化,可能会影响这些经贸合作的深入推进。
安全危机的可能走势
笔者认为,秘鲁的安全危机可能呈现以下几种走势:
首先,紧急状态和军事部署可能会在短期内压制一些明显的犯罪活动,但如果不解决根本问题,这种效果可能只是暂时的。历史经验表明,单纯的强硬措施往往不足以解决复杂的安全问题。
其次,内政部长桑蒂瓦涅斯的政治命运将成为观察政府政策走向的重要指标。如果弹劾成功,新任内政部长的政策取向可能会带来安全策略的调整。
第三,关于死刑的讨论可能会成为秘鲁社会和政治辩论的焦点,但考虑到法律和国际条约的约束,实际实施的可能性不大。这种讨论更可能是政府试图展示强硬立场的政治姿态。
第四,国际社会,特别是与秘鲁有密切经贸往来的国家,可能会密切关注局势发展。中国作为钱凯港项目的主要投资方和秘鲁重要的贸易伙伴,对秘鲁的安全稳定有着直接利益。
最后,解决秘鲁安全危机的长期之道在于全面的改革,包括加强执法能力、打击腐败、改善司法效率,以及解决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等根本问题。这需要政治意愿、社会共识和持续的努力,而非仅仅依靠紧急措施和强硬言论。
保罗·弗洛雷斯的悲剧性死亡和随之而来的紧急措施揭示了秘鲁面临的深层安全危机。博卢阿特政府的应对方式,从考虑恢复死刑到实施紧急状态,反映了当局在面对公众压力时采取的强硬立场,但也引发了关于这些措施有效性和适当性的质疑。
无论秘鲁选择何种道路应对当前危机,其结果都将影响该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对于中秘关系和钱凯港等合作项目而言,秘鲁的安全环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安全问题不再是纯粹的内政,而是涉及区域稳定和国际合作的复杂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