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绿豆汤
3月12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来源:新华网3月12日,政府工作报告
受此影响,这两天的二级市场,可谓沾“海”就涨。3月14日,中国海防(600764)、中科海讯(300810)双双涨停。
当然这两家企业的上涨并不是没有缘由的。中科海讯和中国海防是两家纯正的军工股,政策导向是决定企业业绩好坏的关键。但距离业绩兑现,还有不少待解难题。
一、政策导向,经营倚仗
中国海防,从名字也能看出来,这家公司颇有来头。
中国海防前身为三星石化,1993年设立,1996年于上交所上市。2003年,公司控股股东由中国石油变为中国电子,随后更名为“中电广通”,主营集成电路卡及模块封装业务。2016年,中船重工集团入主公司,而后,开展了两次资产重组。重组后,公司剥离了原有业务,更名为中国海防。
目前,中国海防主营业务为水声电子防务产品、特装电子产品、电子信息产品,2024年上半年营收占比分别为27.75%、18.13%、50.71%。
来源:中国海防2024年半年报
下游来看,中国海防主要面向防务、非防务两大类业务。
其中,防务类业务主要依据客户下达的任务和计划组织生产,非防务类则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海洋、卫星通导、油气相关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竞标、业务洽谈等方式获取合同。
由此可见,中国海防无论是防务还是非防务类业务,都受政策影响明显。
中科海讯亦是如此。
先说明一下,中科海讯这名字有一点迷惑性。虽然顶着中字头,但却是一家民企。
来源:同花顺-中科海讯
不过,这家民企,也主要面向国家特种部门,为客户提供信号处理平台、声纳系统、水声大数据、仿真训练系统、无人探测系统、数据中心等产品,主要作用为水声目标探测与识别、水声通信与数据传输、水声导航与测绘等。
由此可见,中科海讯也十分依赖to G业务为生。
二、收入波动,定价受限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年计划国防支出1.69万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7.2%。从水声电子防务行业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政策端,给中国海防和中科海讯提供了支撑。
不过从数据来看,近几年,中国海防营收规模反倒有所缩减。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海防营收同比增长22.18%,但前三季度整体仍同比-3.49%。
来源:iFinD-中国海防营业收入
本质上,中国海防面对的并不是自由市场,缺乏主动性,收入波动受客户采购影响较大。此外,比起收入波动,企业利润也受到限制。
据财报披露,中国海防防务类业务的主要产品由客户的采购主管部门采用成本加成或招标竞价的方式定价,定价过程由客户的审价部门进行主导,并最终确认产品的价格;非防务类业务产品主要采用市场化方式,参与客户项目竞标,以中标价格定价。
从数据来看,近几年,中国海防毛利率整体稳定在30%+。扣除费用率后,净利率目前为9%左右。
来源:iFinD-中国海防
相比之下,中科海讯略有不同。2022年以前,其毛利率一度高达60%+。放在其他行业,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水平。但是中科海讯做的是to G生意,毛利率过高未必是好事。
根据特种部门采购制度规定,中科海讯销售的部分产品需由特种部门审价。2023年12月,公司收到客户出具的审价进度依据,对2023年度及以前年度需要审价的项目,按可变对价最佳估计值重新估计,导致全年一次性调减营收约1.6亿。
受此影响,2023年中科海讯营收同比下降24.52%,毛利率骤降至-6.57%。
2024年前三季度,中科海讯毛利率38.76%。只怕经此一遭,60%+的毛利率也难再现了。
三、应收高企,回款承压
对中国海防和中科海讯而言,应收账款也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中国海防应收合计41.22亿,占总资产35%。其中,参考半年报,账龄在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45%左右。2023年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已达300天(这里没有看2024年前三季度的周转数据,因为第四季度通常是中国海防收入确认高峰)。
来源:iFinD-中国海防
相比之下,中科海讯比之更甚。
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已达969.31天。当然,这背后也有2023年调减营收的因素,但2021-2022年,中科海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在700天以上。
结合账龄来看,中科海讯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占65%,其中三年以上占34%。
来源:iFinD-中科海讯2024年半年报数据
账龄越长,回款越难。数据显示,近年来,中科海讯信用减值损失逐年增加。叠加营收调减,毛利率萎缩影响,近两年,中科海讯已出现大幅亏损。
来源:同花顺-中科海讯
不过好消息是,根据最新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度,中科海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收回了部分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大幅减亏。
如今,深海科技的发展方向,又为企业带来了新看点。但究竟能吃到多少政策红利,仍属未知。本质上,业务性质及客户性质决定,中国海防和中科海讯这类企业,在收入规模和产品定价上,都没有太多的自主性,有利润空间,能顺利回款,便已是不错的成绩。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