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美利酒店藏
/
东方演绎的老钱腔调
▲香港文华东方酒店展示的广东手工折扇,约1870年
据说当时选择酒店名字时进行了投票,得票最高的是“Queen’s Hotel”,但斟酌再三后选择了“Mandarin”,因为它在英语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更能反映酒店位于东方的地理位置和氛围,这些因素将会成为酒店的亮点,尤其吸引西方的旅客,二是“Mandarin”原指“内阁首辅”,后来衍生出多种含义,既指中国位高权重之士,也指官员使用的语言(官话),以至与中国官服颜色相配的水果。
▲东方文华酒店门口的标志
在香港文华东方,这一象征以一把19世纪70年代的古董折扇呈现于大堂之中,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雍容华贵所描述的景象。折扇的设计以“千面”为主题,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名门望族奢华的社交场景,细腻勾勒出昔日宴饮聚会的风雅气息。它不仅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而且恰如其分地映照着香港文华东方作为社交雅集之所的隽永魅力。
▲香港文华东方的理发店
墙上挂画描绘清朝街头剪发的场景
大堂休息区的黑色云石墙面上,有一组清代道光年间的金色木雕,由上百块独立木雕组成,工艺精湛,层次丰富,细腻呈现繁复的人物、鸟兽和花草。其中部分木雕刻画了汉代丞相张苍百岁寿宴时的盛况,这位深受民间敬仰的人物,在雕刻家的巧手下,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长寿与福瑞的美好寄托。
▲在香港文华东方酒店
可以饱览著名壁画大师辛德信的作品
1963年,文华东方开业时,邀请著名艺术家辛德信(Gerald Henderson)为酒店创作14幅壁画作品,分布于大厅以及酒店内不同角落。其中最醒目的是耸立于大厅的巨幅壁画,高达5米,宽3.5米,以水泥、黄金和油漆制成。灵感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三位姿态轻盈飘逸的仙女,以东方意象为空间赋予高雅而隽永的氛围。
文华东方的艺术收藏呈现出一个交织着东西方文化的故事,从壁画到古董摆件、木雕、屏风、油画,无不传达出经典优雅的东方魅力。
The Murray
历史建筑里的摩登都市感
▲韩国艺术家朴善基的装置艺术作品
悬挂于香港美利酒店大堂入口
酒店内部设计延续简约高雅的风格,大理石和金色阳极氧化铝等材料是关键,色调保持中性或浅色的白色、奶油色和灰色,各处装点着极简主义和朴素的艺术作品。
▲韩国艺术家朴善基的装置艺术作品
于酒店电梯间
走进酒店大堂,入口处悬挂着韩国艺术家朴善基(Bahk Seon-Ghi)的装置艺术作品《聚合-20170106》,由木炭和尼龙线构成的箭头形状。
▲扎哈·哈迪德雕塑作品于酒店室外
酒店还收藏了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2007年的雕塑作品《流》(Flow),这件作品通过实验性的3D建模技术来形成扭转的形态。在户外的草坪上,有两件西班牙雕塑家Isabel Miramontes的青铜雕塑——Intimidad和Mira,这些作品扭曲和拉长形体,看上去自由又松弛。
The Upper House
东方禅意的新诠释
由著名香港建筑师傅厚民设计,奕居善用颜色、质感和光影交织出一场沉浸式叙事。作为傅厚民首个酒店项目,奕居以放松与安逸重新定义奢侈感,空间舒适温暖,伴以审慎考究的细节,展现“上升之旅”的设计哲学。
▲艺术家萨璨如为香港奕居酒店创作的雕塑
▲文凤仪,星斗迷思,雕塑,香港奕居酒店藏
除了装置和雕塑之外,香港奕居酒店不定期呈现探索性的新媒体艺术展览。
作者:刘抒曼
撰稿人,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博士候选人
研究饮食文化和历史
热爱学习和感受一切与美和人类精神有关的事物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