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自动化领域,对效率与稳定性的不懈追求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永恒动力,而一篇名为《基于通用组态技术的电力自动化装置设计》的论文,悄然掀起了一场技术革新。这篇论文的作者,便是从基层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的陈久月先生,他用20年的探索与实践,为电力系统装上了一颗“智慧心脏”。
基层技术员的逆袭 —— 一场 “不设限” 的职业生涯
从踏入电力行业的那一刻起,陈久月便开启了一段不断突破自我的征程。起初,他作为基层技术员,穿梭于各类电力设备之间。在频繁与各类设备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敏锐地察觉到传统技术存在诸多局限性。例如,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过程繁琐,且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较差,严重影响工作效率。面对这些问题,陈久月决心寻找解决之道,从此他踏上了技术创新的征程,致力于提升电力系统的效率与稳定性。
随着行业经验的不断累积和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2011年,陈久月出任天津悦玺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肩负起企业管理者的职责,并开始主导大型电力工程。从此时开始,他不再仅仅关注设备本身的问题,而是着眼于整个项目的优化。他积极尝试将先进技术融入到实际项目中,并独立研发出基于分布式电源的智能接入与协调控制系统V1.0等技术成果,力求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目前,作为万家点亮(天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久月,更是站在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引领着公司前行。他说:“技术员的视角让我更懂行业痛点,而企业家的身份让我敢于打破边界。”在陈久月的带领下,万家点亮(天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在行业内不仅业绩斐然,更以创新的理念引领着电力工程领域的新风向,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陈久月(左二)与员工讨论工作中
解锁电力自动化新局 —— 通用组态技术的创新智慧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陈久月敏锐地察觉到电力自动化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组态技术方面的局限性,这成为他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契机。
在《基于通用组态技术的电力自动化装置设计》一文中,陈久月深入剖析了当前电力自动化装置的现状。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组态技术已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电力自动化装置在面对不同场景时,往往需要大量定制化开发,这不仅耗费时间和成本,而且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也较差。
陈久月提出,通用组态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他在论文中详细阐述了基于通用组态技术的电力自动化装置设计理念。通过构建一种通用的数据模型,开发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计组态数据模型对象,包括整体模型结构、组态属性等。这种创新性设计允许开发人员将组态对象转换为 C++ 代码,极大提高了电力自动化装置的开发效率和便捷性。
论文还通过分层式系统框架和动态模型,解决了传统电力自动化装置定制化开发成本高、兼容性差及扩展性不足的问题。该技术以标准化数据管理接口和FX协议通信适配为核心,优化了PLC监控程序的数据采集与交互效率。这项技术能使电力自动化装置具有可延续性、可扩充性、通用性、易学易用性等特点,用户可结合实际使用需求通过组态软件有效控制电力自动化装置,使电力系统向模块化、智能化方向演进,这对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未来已来 —— 电力自动化的 “通用组态时代”
技术创新没有终点,只有下一个起点。陈久月的这篇论文不仅是他多年来学术研究的成果,更是一把打开未来的钥匙。这篇论文发表后,众多电力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在电力自动化装置方面的技术路线。一些企业尝试将陈久月提出的通用组态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万家点亮(天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陈久月更是主导了多个重要项目的研发,并将通用组态技术的理念融入其中。如今,这些项目成果不仅为企业赢得了市场优势,更为行业树立了创新标杆,促使更多企业在技术融合创新的道路上积极探索,让电力自动化领域的创新活力持续奔涌。
陈久月说:“电力自动化的未来,是让每一度电都‘聪明’起来。”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推动电力行业向更加高效、智能、绿色的方向发展。未来,他将继续深入探索电力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在学术和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文图由张玉凤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