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评论丨拯救卫生巾,不能只寄希望于雷军

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雷军或某一个企业身上,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3·15晚会曝光的翻新卫生巾乱象,让女性卫生用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焦点。众多网友跑到雷军评论区刷屏,希望小米能生产卫生巾和纸尿裤等产品,比如有声音称“雷军成网友心中卫生巾市场救星”。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消费心理和“救星情结”,值得重视和咂摸。

图片

网友喊话雷军造卫生巾,已不是第一次。这样的呼吁高频出现,应该说与雷军的企业家形象以及小米的成功有着较大关系。近年来,小米在产品创新上成果显著,小米SU7汽车、双桶洗衣机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这让网友对小米涉足卫生巾领域抱有极高期待。

必须正视,“呼吁雷军造卫生巾”,投射了市场的某些现状,也有着强大的心理基础。从心理学角度看,此次事件中,部分消费者对卫生巾市场失望,渴望有强大力量来扭转局面,雷军和小米便再次被推了出来。

呼声值得倾听,情绪需要理解,但网友口中的“雷神”,就一定能拯救卫生巾吗?不说能不能,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雷军或某一个企业身上,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要拯救卫生巾,需要放弃这样的情结。

把希望寄托于个别企业,毫无疑问会弱化行业监管和集体责任。就今年3·15晚会曝光的行业乱象而言,是商家的问题就归商家,监管的问题就归监管。针对此类乱象,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强化多流程监管:是涉事品牌企业管理疏漏,让员工有机会内外勾结,还是企业知情甚至纵容,这些问题涉及企业内部管理、行业外部监管,唯有通过整顿乱象方可达到治理提升。

事实上,即使雷军和小米真的涉足卫生巾领域,恐怕也不能承担起净化整个行业的重任。不从行业监管入手,不净化生态,谁能保障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呢?况且,一家企业在产品布局上选择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本身也有自身和市场的多重考量。某种程度上,这一情结背后,何尝不是一种过度承担责任的要求?

“拯救卫生巾”,与其说是呼唤雷军,不如说是希望行业里个个是“雷军”,都能提供好的产品体验和消费体验。即使未来某一天,小米改变想法入场做卫生巾,那也不是这一情结的胜利,而可能是因为行业生态更加净化,让更多企业参与良性市场竞争。

面对卫生巾翻新、“少斤短两”等乱象,消费者应增强维权意识,主动监督企业,倒逼行业提升品质。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处力度,净化市场环境。企业更应自律,守住道德底线,依法守信经营,提升产品品质。

让女性用上安全、放心的卫生巾,唯有夯实社会责任攸关方的责任,才是真正的“救星”。

红星新闻评论员 文阳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1:00
豆包AI工具,一分钟快速上手,免费使用!
广告豆包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