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罕区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赛罕区呼伦贝尔南路街道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集中力量办好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一系列贴近民心、顺应民意的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兜”起了群众满满的幸福,以实干实绩交上了新时代的“民生答卷”。
提升幸福成色,书写有“广度”的民生答卷。关注“一老一小”,托起“朝夕美好”。精心打造辖区老年大学,涵盖声乐班、书画班等课程,同时,组织老年学员成立志愿服务队,凭借技能专长参与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创新推出“青少年梦工厂”特色党建品牌,依据儿童成长特点,开展红色教育、手工制作等活动40余次。同时,针对辖区双职工家庭接送孩子困难,以及退休老人希望发挥余热的需求,创建“共享奶奶”服务队,为辖区儿童提供放学接送服务,形成一老一小“双向奔赴”格局。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激发社会治理新活力。充分发挥网格优势,通过社区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定期巡查走访,及时捕捉民生第一信号。2024年,网格员街面巡逻433次,重点人群、重点领域排查136次。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记录民情13676件,认定办结事件13369件,办结率97.76%。聚焦隐患排查整治,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开展老旧小区消防安全整治工作,安装配置室内消火栓、灭火器材116套,新建微型消防站49个。为辖区内33个高层住宅小区479部电梯安装梯阻,为91个小区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308个。
擦亮为民底色,书写有“温度”的民生答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生活质量。对18个小区进行“温暖工程”改造,深入2156户居民家中帮助解决各类供暖问题1873件。全力保障8个片区32个“吃水难”小区供水设施改造工程顺利进行,为36680户居民带来更加稳定、可靠的供水服务。持续推进双拥工作,增进军民鱼水情谊。2024年全年,协助完成9名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发放工作,协助1名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申领生活补助,并顺利完成9名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救助金申请的审核审批流程。推行信访代办,提升源头治理工作质效。创新推出“三三四”“信访代办+联动调解”式基层治理新模式(三级代办、三项机制、四个前置),通过定期入户走访,了解重点人员近期生活情况,制定稳控方案及应急预案。2024年,共组织召开信访协调会议28次,解决群众诉求25件,受理信访代办案件184件,办结184件。
永葆服务本色,书写有“力度”的民生答卷。积极推动充分就业。利用居民微信群、小区宣传栏等,积极推送就业政策100余次,组织就业困难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4次,涉及民族手工艺、电子计算机和电商视频拍摄等课程。高效落实社保政策。采取分类施策的方式,对于外出务工人员及在校大学生,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微信,督促他们及时缴费;对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的居民,工作人员主动入户帮其代缴,确保参保缴费不漏一人。2024年,办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业务557笔,完成所属辖区21所学校在校城乡学生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批量核定工作,共核定5500人;特殊人群医保业务办理255笔,个体灵活就业医疗保险办理681笔。深化助残扶残成效。紧盯辖区残疾人服务需求,聚焦残疾人现实困难,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群提供养老认证、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代缴等帮办代办服务。联合共建单位、在职党员、志愿者开展走访慰问、打扫卫生、上门体检、免费理发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
编辑/杜佳欣 初审/宋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