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俞珍
“胸口疼得厉害,吃点东西就想吐,可不吃又睡不着,这可怎么办?”近日一早,顶着黑眼圈的张先生(化名)来到宁波市北仑区第三人民医院,对着消化内科医生陈平琅大倒“苦水”。
故事要追溯到半个月,一觉醒来的张先生感觉咽喉不适,起初他以为是不小心着凉了,就在家附近的药店买了点消炎药吃。谁知第二天起床后,他总觉得胸口隐隐作痛,但凡吃饭或喝水,痛感则更强烈,“就像有针扎进胸口。”
经检查,张先生被诊断为药物性食管溃疡。在内镜下,医生发现他的食管黏膜上遍布大小不一的溃疡,而这正是引起吞咽疼痛的“罪魁祸首”。
北仑区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怎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食管溃疡?
据了解,张先生平时不太爱喝水,哪怕是在吃药时,也常干吞或只喝一小口水送服。
“张先生这次吃的是多西环素肠溶胶囊,这是种有一定刺激性的抗生素,而他在少量饮水送服后,又立马躺下睡觉。”陈平琅解释,药物难以顺利通过食管,而是长时间粘附在食管壁上,不断释放刺激性物质,继而逐渐侵蚀食管黏膜,最终引发食管炎和食管溃疡。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易引发食管溃疡的药物远不止多西环素肠溶胶囊,像非甾体抗炎药中的阿司匹林、布洛芬及氯化钾片、铁剂等药物,都可能是食管健康的“隐形杀手”。
“药源性食管溃疡完全是可防可治的疾病。”消化内科主任吴炯呼吁,为保护食管,建议大家在服药时请尽量保持直立,服药后切勿躺下,在服药时一定要喝够水,每次应至少饮用200毫升水为药物搭建“滑梯”,以降低药物粘附食管壁的可能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