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美国人的面,拉夫罗夫把话挑明了,永不违背对华承诺

在国际政治的旋风中心,俄中关系再一次成为焦点。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3月12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接受三位美国博主采访时,拉夫罗夫开诚布公地把话挑明了,美国人非常清楚一点,那就是俄方永远不会违背与中方在法律和政治层面达成的承诺。这看似是给美国人听的,却更像是给中国分量十足的外交定心丸。不少人因此把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揣测着美方的反应。

图片

自特朗普重返政坛以来,“拆散中俄”的声音一直此起彼伏。美国著名保守派博主采访拉夫罗夫,不仅是为了给国内右翼派系打气,更是希望挖出俄中关系的潜在裂痕。然而,拉夫罗夫在这些问题上显得胸有成竹。他直言,美国的制裁虽然对中俄合作的某些技术项目造成了影响,但两国之间的合作是基于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利益结合,而非简单的政治表态。

俄乌冲突爆发后,中俄合作更加紧密。普京多次重申对华战略合作的重要性,并强调这种关系不会因外界压力而改变。这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需求推动下的战略选择。俄罗斯东移战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这种以市场为基础的合作关系不是轻易就能被外交策略所左右的。

图片

特朗普阵营的“新招式”就是通过舆论压力,希望俄罗斯在缓和与美国关系时对中国有所松动。然而,这种计划的核心问题在于,美国并不能真正提供俄罗斯所需的关键利益。目前,美俄关系并没有显著改善的迹象。对于俄罗斯来说,现阶段无论在能源、金融还是地缘政治上,中国都是一个更可靠的伙伴。

有趣的是,美国想要通过动用制裁手段来给俄中合作设置障碍,实际上却在无形中加强了两国的互信。毕竟,共同面对一个强大的外部压力,往往会让双方更团结。这种情况下,即便美国试图以利益交换这种“甜言蜜语”来撬动俄中的友谊,也显得捉襟见肘。

图片

在过去几年里,中俄间的贸易额迅速增长,能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中俄东线跨境天然气管道的成功开通,标志着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迈出了一大步。而拉夫罗夫提到的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项目虽因种种原因迟迟未能破土动工,却也并不妨碍双方继续谈判的意愿。不可否认,价格问题是摆在桌面上的硬核挑战,但面对长远共同利益,莫斯科和北京显然都愿意多花些时间寻找突破口。

那么,中俄合作是否会因为某些波折而变得脆弱?坦率地讲,两国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尤以金融领域以及涉及军民两用产品的贸易为甚。但正如拉夫罗夫在采访中指出的那样,“中国人不急于一时。他们总是将目光投向未来。”这正是优雅且成熟的战略眼光。俄方对这种长远的视角表示尊重,这也是中俄关系稳定的心理基础之一。中俄之间的合作涵盖了从能源、基建到科技等多个领域,对双方而言都是重要的战略选择,而非权宜之计。

图片

说到底,中俄关系的稳定不仅关乎两国政治家的决策,还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相符合。尽管国际形势波云诡谲,但类似中俄这样基于实际利益和共同目标的合作关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美国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它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在如何处理与中俄这样的战略性大国关系的问题上。

综合来看,尽管美俄之间的外交舞步仍在持续,但中俄持之以恒的合作基础显然更为坚实。中俄关系并没有因为外部干预而动摇,相反在经历了一系列国际挑战后愈发稳固。美国“拆散阴谋”恐成空谈,想要通过短期策略撼动这种长期合作关系,仍然是个艰巨的任务。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