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与山为伴 他只为守护好家乡的草木丛林

依山而作,与山为伴。作为石家庄市平山县公益林巡护大队蛟潭庄中队的一员,中队长韩文龙和其他队员被当地人称为“山林卫士”。“我从小就住在大山脚下,对山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韩文龙说,正是因为这份情感,自己选择与大山为友,与草木结伴,常年冒酷暑、顶严寒,只为守护好家乡郁郁葱葱的山林。

图片

韩文龙(左一)和队员们在巡护时查看山上的情况。

曾经的坚持让他成为了大山的守护者  

3月12日是植树节,记者来到了石家庄市平山县公益林巡护大队蛟潭庄中队,走近这里的“山林卫士”,聆听他们与山林的不解之缘,感受他们守望家乡绿水青山的浓浓情怀。  

作为平山县营里乡营里村人,2016年,韩文龙通过公开招聘成为平山县公益林巡护大队杨家桥中队的一员。“之前,我在外面打工,主要是在北京、天津等工地上做电工。”韩文龙说,那时他结婚4年了,大儿子也已经两岁,为了更好地照顾家,28岁的他有了回家乡就业的想法。也正是那时,韩文龙得知平山县公益林巡护大队杨家桥中队招聘公益林巡护员,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  

报名完毕后,韩文龙参加了体检和体能测试,全部合格后,开始了一个月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除了森林防火等应知应会的专业知识外,还有体能训练。”韩文龙说,公益护林员最主要的工作是巡山,因此对体能的要求特别严格。在培训的时候,每人每天除了跑固定公里数外,还要背着20斤重的消防器材进行3公里的徒步训练。虽然出生在大山脚下,儿时便在大山里奔跑,但面对专业的训练,韩文龙依旧会感到有些辛苦。“但我没有因辛苦而放弃,最终坚持了下来。也正是那时的选择和坚持,让我成为了大山的守护者。”韩文龙说,现在想想,自己心中还是挺骄傲的。  

图片

韩文龙(左)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记录。

像保护眼睛一样爱护着大山的一草一木  

专业培训结束后,韩文龙正式成为了平山县公益林巡护大队杨家桥中队的一名队员。为了更好地巡护山林,一年四季,无论严寒酷暑,韩文龙都会和同事按时进山巡逻。他们身穿橙色防火服,手拿铁锹,身背风力灭火机和便携式灭火器,上山巡查,及时监测森林火灾。  

可能是性格使然,也可能是之前当电工养成的遇事用心严谨的习惯,韩文龙成为公益林巡护员后,始终坚持着一个原则:仔仔细细巡山,认认真真工作。就这样,从2016年入职到现在,韩文龙脚踏实地完成着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从杨家桥中队队员、杨家桥中队班长、杨家桥中队副中队长,到观音堂中队副中队长、营里中队副中队长。2025年2月,平山县公益林巡护大队蛟潭庄中队正式成立后,韩文龙被任命为该中队的中队长。  

成为蛟潭庄中队的中队长后,韩文龙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中队有20多名队员,其中还有一名21岁的年轻队员。每年的10月1日到次年5月31日是防火季,其中,3月1日到5月31日是重点防火季,自己既然是中队长,就要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守护好眼前的这片大山和山上的一草一木。”韩文龙说这番话时,语气坚定无比。  

韩文龙宿舍的墙上有一张作息表,上面清楚记录着他和队员们每天起床、出操、巡山、专业知识培训等时间。“按要求,我们每天六点半起床,之后便是出操。所谓出操就是沿着中队门口的公路跑2公里左右。出操完毕吃完早餐,我和队员们便会分组进行巡山。”韩文龙说,他们一般会分为三组,两组队员共12个人坐两辆巡逻车进行巡山,其余队员则留守在中队营地随时待命。  

韩文龙和队员的山林巡护分为上午和下午,每一趟需要三个小时左右。“上午我们是8时30分出发,下午则是14时出发,巡逻车上除了有铁锹、风力灭火机和便携式灭火器外,还有一个固定的播放器,随时播放防火公告。”韩文龙说,3个小时的山林巡护中,他们除了到山上的每个检查站进行查看外,还会随时下车检查是否有被丢弃的烟头,是否有易燃物品。  

对于老队员,韩文龙明白他们不能照顾家的不易;对于新队员,韩文龙明白他们刚开始巡护山林的紧张;对于中队周围的村民们,韩文龙会耐心普及防火知识。成为公益林巡护员9年来,韩文龙始终与大山为伴,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山林防火工作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  

说起自己做公益林巡护员9年来最大的收获,韩文龙思索片刻后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经过自己和其他公益林巡护员的耐心宣传,村民们的防火意识越来越强,防火工作也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老乡,您好!我们是平山县公益林巡护大队蛟潭庄中队的队员,现在是3月份,是重点防火季,我们为您进行山林防火宣传……”这就是韩文龙和队员们经常需要进行的山林防火巡护宣传场景。当一抹抹橙色的身影出现在平山县蛟潭庄乡32个行政村时,显得十分亮眼。“我们的日常工作除了巡山,告诉村民在耕种山林周边的土地时不要焚烧玉米秸秆,避免引火烧山外,还要走进管辖的每一个村,对村民进行山林防火知识宣传。”韩文龙说,他们会在村里张贴《石家庄市人民政府防火公告》,让村干部利用村里的大喇叭进行早中晚三次山林防火宣传,随时提醒村民们山林防火的重要性。  

正是对山林防火知识的不断普及,韩文龙感到自己的工作也越干越有奔头了。“记得我刚开始当巡护员时,阻止村民不要在地里焚烧玉米秸秆,有些村民不仅不听,个别时候还会说我们多管闲事。”韩文龙回忆说,如今,他们在巡山或进村宣传碰见村民后,不少村民会主动上前,告诉他们,山林防火知识他们都懂了,不会做任何容易引起山火的事情了。  

除了让村民们防火意识增强外,韩文龙还感受到山林防火设备越来越先进。“之前除了巡护员进行巡护外,还要在山上设置瞭望台,那时候瞭望台是离不开人的,因为要随时观察大山每个角落里是否有可燃物,是否有容易引起山火的危险存在。”韩文龙说,如今高清监控摄像头成了公益林巡护员的“第三只眼”,他们可以通过高清监控摄像头随时监控到山上的每一个角落,“技防+人防”模式让公益林巡护工作更加有保障了。

他们的努力付出让大山翠绿底色更浓 

作为一名公益林巡护员,在工作上韩文龙做到了尽职尽责、问心无愧。可谈起家人,他的眼圈却红了,或许除了亏欠二字,韩文龙不知道该对家人尤其是两个儿子说些什么,任何言语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也想好好陪儿子过一个生日,也想在周末和春节等节假日陪两个儿子痛快玩一次,也想帮助父母干一干家中的农活。”可这么多年来,曾在韩文龙脑海中出现过无数次的场景都没有实现过。  

韩文龙说,除了每年7月和8月公益林巡护员们可以轮休外,其余时间他们都要驻扎在中队里,如果家里实在有急事要处理,就需要请假。即使是逢年过节,因为要守护大山,队员们也要在中队里度过。“春节是山林防火的重要时期,所以成为公益林巡护员后,每一个春节我都是在队里过的。”韩文龙说,他们这个职业注定了与亲人聚少离多,但是没有办法,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有些困难就要去克服。  

韩文龙的爱人也是公益林巡护队中的一员。“最初我爱人在杨家桥中队为队员们做饭,那时大儿子只有两岁,我们夫妻俩都在那儿工作,所以孩子只能交给我的父母照顾。”韩文龙说,虽然从杨家桥乡到自己的家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可自己和爱人根本抽不出时间回家看望父母和孩子。  

“2018年,二儿子出生了,我爱人休完产假后又回到杨家桥中队工作,直到2020年,她才调到营里中队,算是离家近了些。”韩文龙说,虽然爱人不是专职公益林巡护员,可以在为队员做完饭后回家照顾一下老人和孩子,但因为春节要为值守的队员们做年夜饭,因此每年除夕夜,家里只有父母和两个儿子相互做伴。好在大年三十晚上自己和爱人可以用打视频电话的方式和家人“见面”。  

如今,大儿子13岁,二儿子11岁,父母的年纪也都过了60岁。这么多年来,韩文龙没能在父母身边尽孝,没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们身边,他内心的亏欠之情无法表述。而最令他难受和无法忘怀的是,曾有一次大儿子哭着说:“爸爸、妈妈,难道我不是你们的大宝贝吗?”说起这件事时,韩文龙这个看上去坚韧的汉子落泪了。  

但是,韩文龙说,自己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因为,能成为一名公益林巡护员,他感到自豪又有意义。  

韩文龙只是公益林巡护员中的一个代表,每一位公益林巡护员都用脚步兑现着铮铮誓言,用担当守护着青山底色,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着职责,用善良的品格带动越来越多的人爱山护林,让原本属于大山的翠绿底色更浓。

文/图 燕赵晚报记者 赵晓华 崔虹

编辑 齐颖 责编 霍尚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