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冠宇接待34家机构调研,包括华创证券、深圳前海道明投资、财信证券等

2025年3月14日,珠海冠宇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3月12日接待华创证券、深圳前海道明投资、财信证券、泓铭资本、深圳国源信达资本等34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珠海冠宇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投资者关系负责人王子越。调研接待地点为深圳、广州。

据了解,珠海冠宇在2024年实现了业绩的稳定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市场拓展的成功、精细化管理的推进、汇率变动带来的汇兑收益增加以及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公司在汽车低压锂电池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获得了多家知名车企的认可,并获得了多个车型项目定点函,这为公司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同时,公司在钠离子电池的研发上也取得了进展,开发出了第一代钠离子启停电芯技术,该技术在低温放电性能上有所提升,并且相较于锂离子电池具有成本、安全及性能上的优势。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样品已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公司正努力推动其产业化应用。

此外,珠海冠宇的“冠宇转债”自2023年4月28日起可转换为公司股份,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有部分转股。公司将围绕战略推动经营业绩的高质量发展,并积极推动可转债的转股事宜。对于2025年的消费电子市场,公司持乐观态度,预计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复苏,消费电子销量将保持增长,从而带动公司消费类电池业务的增长。

在与投资者的交流中,珠海冠宇严格遵守信息披露规定,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公平,没有泄露未公开的重大信息。

调研详情如下:

主要内容介绍:

1、公司2024年业绩实现稳定增长,主要受哪些方面因素的影响?

答:在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主要受以下因素的综合影响:(1)市场拓展取得显著成效,客户份额得到有效提升,从而降低了产品价格随原材料波动的下行影响;(2)公司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了综合成本;(3)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增加了公司汇兑收益;(4)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2、公司汽车低压锂电池业务进展如何?

答:汽车低压锂电池业务是公司优势项目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业务,经过前期的投入与深耕,公司在汽车低压锂电池方面的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陆续获得上汽、智己、捷豹路虎、Stellantis、GM及其他多家国内外知名车企的认可,并获得多个车型项目定点函。近期公司新获得某国内车企的定点通知,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汽车低压锂电池业务的竞争力及持续发展能力,为公司后续提升市场份额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公司合作客户的车型陆续量产上市,公司低压锂电池出货量将取得较快增长。

3、公司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展如何?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有哪些优势?

答:公司紧跟钠离子研发动态,结合自有LFP启停电芯的成熟技术,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开发出第一代钠离子启停电芯技术,大幅提升低温放电性能。目前该技术已完成开发并在持续积极推进当中,期待后续量产带来的正向结果。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具有可观的成本、安全及性能优势,同时还能兼容部分锂电池产业链,降低产业化成本,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

4、公司固态电池方面近期有何进展?预计何时能够实现产业化应用?

答:公司积极推进固态电池的相关研究,通过持续研发改进,目前公司的固态电池样品已具备了良好的安全性能及循环寿命。公司将继续深入相关领域的研究并努力实现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应用。

5、公司可转债情况如何,后续将如何推进转股?公司认为转股价与当前股价是否合理或偏离价值?在何种情形下会考虑下修?

答:公司“冠宇转债”自2023年4月28日起可转换为本公司股份,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冠宇转债”累计已有人民币79,000元转换为公司股票,累计转股数量为3,355股,占“冠宇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0003%。公司转股相关情况详见公司公告,公司将围绕公司战略努力推动经营业绩的高质量发展,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积极推动公司可转债的转股事宜。可转债若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的情形,公司将根据实际经营情况,结合市场变动、可转债转股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下修转股价格,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公司对2025年消费电子市场如何看待?对公司消费类电池业务影响如何?

答:2024年消费电子市场呈现复苏态势,随着PC及手机电池等传统消费电子领域渠道库存触底以及换机周期启动,叠加2025年政府以旧换新消费补贴政策,消费电子销量或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公司消费类电池是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的上游,出货量或将跟随下游同步增长。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