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菲律宾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被国际刑事法院(ICC)逮捕,引发菲律宾国内外舆论哗然。
2.参议员罗纳德·德拉罗萨指责现任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背信弃义”,称马科斯曾承诺杜特尔特将毫发无损。
3.然而,马科斯政府试图将责任归于国际刑警组织,而非ICC本身,强调菲律宾已在2019年正式退出ICC。
4.德拉罗萨曾是杜特尔特的主要执行者之一,面临被ICC调查的风险,对马科斯的行径表示愤怒。
5.杜特尔特被捕后,菲律宾政坛风云变幻,各方势力为权力与利益展开较量。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菲律宾政坛近日风云突变,曾被誉为“铁腕总统”的罗德里戈·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国际刑事法院(ICC)的追捕,被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逮捕,并已押送至荷兰海牙。
消息一出,菲律宾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而他的昔日亲密盟友、参议员罗纳德·“巴托”·德拉罗萨更是愤怒不已,直指现任总统小费迪南德·“邦邦”·马科斯“出尔反尔”“背信弃义”,甚至在采访中连声痛斥:“骗鬼去吧!”,以表达对马科斯政府说辞的不屑。
“你们的汗毛都不会被ICC碰到。”——昔日承诺犹在耳
德拉罗萨在接受菲律宾DZBB广播电台采访时披露,马科斯曾在总统府马拉卡南宫亲口向他和杜特尔特承诺:“你们的汗毛都不会被ICC碰到。”然而如今,杜特尔特已被逮捕,自己也面临被ICC调查,德拉罗萨痛心疾首地表示:“我不仅为我自己感到悲哀,不仅为杜特尔特总统感到悲哀,更为整个菲律宾民族感到悲哀,我们的总统,居然不守承诺。”
事实上,德拉罗萨不仅是杜特尔特的忠实支持者,更是他“反毒战争”的主要执行者之一。在2016年至2019年间,他担任菲律宾国家警察总长,直接指挥了这场备受争议的肃毒行动。据政府官方数据,该行动共导致约6000人死亡,而国际人权组织则估计,死亡人数可能在1.2万至3万之间。正是这一行动,使得杜特尔特和德拉罗萨双双被ICC指控犯下反人类罪,而后者如今已深陷“墙倒众人推”的险境。
马科斯政府的狡辩
面对外界的质疑,马科斯政府极力撇清ICC在杜特尔特被捕一事中的角色。
他在马拉卡南宫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菲律宾已经在2019年正式退出ICC,因此不会承认其司法管辖权。至于为何逮捕杜特尔特,他解释道:“这很简单,这是国际刑警组织对菲律宾政府提出的请求,而我们必须履行对国际刑警组织的承诺。”换言之,马科斯政府试图将责任归于国际刑警组织,而非ICC本身。
然而,这番解释显然无法让德拉罗萨信服。他在接受采访时反驳道:“水不会高于源头,国际刑警组织的行动根本绕不开ICC,马科斯政府是在强词夺理。国际刑警组织的逮捕令依据是什么?ICC的逮捕令!现在他们却告诉我们,这不是因为ICC?他们以为我们会相信这种说辞吗?”
德拉罗萨的愤怒不无道理。在国际司法体系中,国际刑警组织本身并没有“执法”权,而只是协助执行各国已存在的逮捕令。换句话说,国际刑警组织的逮捕行动,通常是基于ICC或某一成员国的司法命令。因此,马科斯政府所谓“仅仅是履行国际刑警组织义务”,在逻辑上难以自圆其说。
马科斯的算计:政治现实的考量
如果说马科斯政府真的是在“背叛”杜特尔特,那他为何要这样做?答案很简单:现实政治的考量。
自杜特尔特下台以来,马科斯政府在外交上一直努力修复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与美国的关系,杜特尔特执政时期曾一度扬言要“驱逐美军”,但马科斯上台后,迅速调整政策,不仅恢复了与华盛顿的紧密联系,还扩大了美军在菲律宾的驻扎规模。这种转向无疑是在迎合西方,换取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而ICC对杜特尔特的调查,恰好成为马科斯展示“法治精神”、向国际社会释放善意的契机。
另一方面,马科斯家族与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联盟本就不是牢不可破。
2022年大选时,马科斯选择与杜特尔特的女儿——现任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Sara Duterte)结盟,共同竞选。然而,在马科斯当选总统后,莎拉被逐渐边缘化,甚至在政府预算分配上遭到冷待。可见,马科斯家族在巩固自身权力的同时,也在逐步摆脱对杜特尔特家族的依赖。如今,ICC的案件更是提供了一个“切割”的绝佳机会。
德拉罗萨的困境:谁还会救他?
杜特尔特已被捕,德拉罗萨的处境愈发尴尬。他曾是菲律宾警界的风云人物,如今却成了国际刑事法院的“待审被告”。而最让他痛心的,恐怕还是那个他曾誓死效忠的“盟友”——马科斯,竟然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弃卒保车”。
面对这样的困境,德拉罗萨还能如何自保?如果马科斯政府选择与ICC继续合作,甚至在国际压力下批准他的引渡请求,那么他恐怕也难逃被捕的命运。倘若他继续留在菲律宾,或许能在短期内得到部分政坛势力的庇护,但长期来看,一旦风向继续不利于杜特尔特派系,他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被牺牲的“弃子”。
杜特尔特的落幕,马科斯的算计,德拉罗萨的愤怒,一切似乎都是菲律宾政坛“权力游戏”的一环。从最初的誓言旦旦,到如今的各自为战,这场围绕着权力与利益的较量,远未到终点。
对菲律宾民众而言,这场风波既是一场政治戏码,也是一次现实的映照——铁腕政治的代价,终究还是要有人来承担。而如今,那些曾高举肃毒大旗的人,正在迎来属于他们的清算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