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突破多个阶段高位,创下2024年12月13日以来的阶段收盘新高。
当日截至收盘,沪指报3419.56点,涨幅1.81%,成交额约7500亿元;深成指报10978.30点,涨幅2.26%,成交额约10418亿元;创业板指报2226.72点,涨幅2.80%,成交额约5075亿元;科创50指数报1088.11点,涨幅1.72%,成交额约1277亿元;北证50指数报1409.76点,涨幅3.17%,成交额约494.4亿元。
此前,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强化上市公司增强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和能力,更大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落实落地,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坚决守住风险底线。
此外,要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平稳落地,取得可感可及的改革成果。
3月14日收盘后,多位受访专家认为,A股的这轮强势表现或仍然“未完待续”。
“市场能够在美股持续杀跌背景下再上3400点,这个意义很不一样。”著名财经评论家吴国平对风口财经表示,如果说以前上涨属于利好刺激,现在上涨则纯粹是属于信心恢复带来的动力。从盘面的态势来看,很显然,外资开始积极动手了,未来这个位置只要不断涌现财富效应,大概率就将展开一波信心修复的行情。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盘冲破3400点,主要是靠A50、银行指数、红利指数、央企指数、沪深300,主力发力了,成交量也在积极配合。
“现在总体上还是一个‘东升西落’的过程。”李大霄表示,所谓的“东升”就是中国的核心资产,包括A股、港股、中概股里面的最优秀的股票估值抬升,还有中债的收益率抬升;“西落”就是美股的估值和美债收益率下行。普通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越往上突破,越要注意仔细甄别优质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外资投行纷纷看多中国资产,花旗将美国股票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同时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增持;瑞银则维持超配中国观点,预计A股市场2025年的盈利增长会好于2024年。
“前期走势强劲的AI板块出现集体调整,但是市场整体向上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今年市场的行情整体上是由科技股走牛带动,形成扩散效应,流入到其他尚未大幅上涨的板块。在科技股出现短期回落的情况下,白酒板块大幅上涨,带动消费股回升,板块轮动已经开始出现。
杨德龙认为,相对于美股科技股较大的估值泡沫,A股和港股的估值处于全球资本市场的估值洼地,特别是科技股行情已经启动。在DeepSeek横空出世并引发关注的情况下,外资对中国在AI方面的突破表现出极大兴趣,外资流入迹象加速。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认为,国内增量稳增长政策推出、经济数据的改善以及中国新的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等均有望成为驱动新一轮“东升西落”交易的催化。若全球资金形成一致预期,A股、港股有望形成新一轮牛市。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