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听花酒,又杀回来了

AI划重点 · 全文约2045字,阅读需6分钟

1.听花酒在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虚假宣传后,线上销售渠道被“封杀”,线下门店关停,母公司青海春天面临退市风险。

2.然而,2024年四季度青海春天营收同比大增11.62%,预计2025年公司营收将在3.11亿元至3.39亿元之间,给市场带来希望。

3.尽管如此,青海春天在五年时间内累计亏损超过12.7亿元,2024年归母净亏损为1.45亿元至1.74亿元。

4.2025年农历蛇年春节期间,听花酒再次重返央视,广告铺天盖地,但线上仍未完全“解禁”。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又是一年3·15。

去年315期间,宣称具有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保障男性功能及调节生理紊乱、抗衰老等多种“神奇”功效的听花酒,因虚假宣传被曝光在央视3·15晚会的聚光灯治下。

被曝光后,售价高达58600元的听花酒线上销售渠道被“封杀”,线下多地的门店也关停了,母公司青海春天也在资本市场戴帽,距离退市咫尺之遥。

不过,青海春天四季度营收同比大增11.62%至164.53%后,预计2024年公司营收将在3.11亿元至3.39亿元之间。这让人们看到了青海春天逃离退市风险的希望。同时,2025年农历蛇年春节期间,听花酒也以“装在瓶子里的春天”的广告语再次重返央视,登上CCTV电影频道。

从被央视曝光清场再到重返央视,四季度业绩出人意料的增幅,似乎都意味着青海春天正在走出3·15晚会带来的影响。

但果真是这样吗?

线上仍未“解禁”

自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听花酒虚假宣传后,其产品销售一度被叫停。“酒周志”称走访时注意到听花酒的工作人员也变得低调了,介绍听花酒时也没再提及保健作用,只说是“口感、层次丰富”。

之后的5月,青海春天全资子公司成都听花盛世贸易有限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被处以180万元的罚款。6月26日,北京市朝阳区市监局对青海春天全资子公司北京听花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做出罚款80万元的处罚。

两封《行政处罚决定书》之后,青海春天表示,“公司内部整改工作已完成,听花酒不存在质量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有关经营工作自5月份已经有序恢复。”

事实上,2024年5月初,成都听花酒旗舰店就已经重新开业。7月,听花酒的广告在上海陆家嘴正大广场的明珠双幕上亮相。7月中旬,有听花酒经销商转发了一篇关于听花酒的文章到朋友圈,并配文,“我又回来了!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北京西直门,听花酒”装在瓶子里的春天“广告更是直接占了一整面墙壁。

听花酒的线下广告铺天盖地袭来,但线上仍未完全“解禁”。「快马财媒」发现,在各大电商平台输入“听花”、“听花酒”均无相关商品显示。淘宝平台提示“非常抱歉,没有找到相关的宝贝”。

不过,在二手平台闲鱼App上搜索“听花”,却会显示诸多在售商品,且原价5860元的标准装听花酒,闲鱼平台多是半价在售。

事实上,听花酒也在争取尽早恢复线上销售的业务。「快马财媒」发现,青海春天关联公司北京听花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于2025年1月6日注册了一个名为”听花酒品鉴中心“的服务号。不过,目前该服务号至今未发布任何内容。

与此同时,「快马财媒」尝试在微信搜索“听花”,找到一个名叫“听花会员店”的小程序,该小程序的主体为青海春天的关联公司西藏极草药用资源有限公司,开店日期为2024年12月23日。

“听花会员店”小程序目前共上线了四款产品,分别是售价5860元的53度750ml标准装听花酒、5860元的53度750ml标准装读花酒,以及售价58600元的53度750ml精品装(仅供出口)的听花酒、58600元的53度750ml精品装(仅供出口)的读花酒。但是,点击”立即购买“却只能购买售价5860元的听花酒标准装,其他三款暂时均无法购买。

5年亏掉12.7亿元

2024年3·15晚会曝光听花酒之后,青海春天在资本市场上也迎来一波抛售潮。从当日6.57元/股的收盘价一直跌至6月26日盘中最低的1.84元/股,三个月的时间,青海春天跌幅高达72%,市值蒸发27.77亿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青海春天的经营本就不善。从2020年至2023年,青海春天已经连续亏损了四年,亏损额高达11.25亿元。

因为已经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且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2023年年报时给出了“该公司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结论。所以,2024年5月6日后,青海春天“戴帽”成为“ST春天”。同时按照退市新规,若青海春天2024年交出营收低于3亿元的财报,公司将会被强制退市。

不过,青海春天于1月16日发布的2025年业绩预告,又让投资者们看到了逃离退市边缘的希望。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青海春天实现收入3.11亿元至3.39亿元,归母净亏损为1.45亿元至1.7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青海春天四季度实现了1.13亿元至1.41亿元的营收,相较上年同期的5316万元大增111.62%至164.63%,增幅创出自2022年一季度以来的季度新高。

所以,上交所的监管函如期而至,要求青海春天对营业收入的真实性作出说明。青海春天于2月25日作出回应称,“四季度营收大增,系公司逐步恢复主要媒体的广告投放、对经销商给予年度激励及季度激励,叠加白酒行业进入销售旺季所致”。而青海春天的年审会计师政旦志远(深圳)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则在回复中称,“受退市规则中营业收入影响,可能导致营业收入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即使最终年报落定,青海春天逃出退市生天、顺利保壳。但是,公司的基本面也好不到哪里去。算上2024年1.45亿元至1.74亿元的归母净亏损,青海春天在五年时间里累计亏损超过了12.7亿元。

对于2024年的亏损,青海春天将其归因于酒水销售板块业务原定的经营计划未能全部实施,后续公司努力恢复正常运营的相关费用投入较大,加之公司对部分投资、存货、无形资产和应收等计提了减值损失。

确实,青海春天的亏损问题主要出在了销售费用上。2022年至2023年间,青海春天投入销售费用1.23亿元和1.71亿元,销售费用率高达76.94%、79.97%。2024年受有关媒体报道的影响,广告费收入有所下降,但占比仍高达66.55%。

如此之高的销售费用率,却没能带来成比例的业绩增长,反倒引发各种负面舆情,最终导致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