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倪雁强 徐彦 拍友 廖婷婷
小满是第一批送来小月龄托育机构的孩子,21个月龄的他“班龄”已满一年。
3月14日,在杭州城北的一家普惠性托育机构的乳儿班里,14月龄的年年在柔软的爬行垫上努力地探索和感知这个奇妙的世界,乳儿班的保育老师轻轻地跟在身后。这是拱墅区首批14家“小月龄托育”服务机构之一的日常场景。
“上班”不到一周,每天小宝和妈妈都有些不舍。
当下,3岁以下幼儿的托育难题,让不少家庭面临育儿与工作的双重压力,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产假后”到“托班前”的婴幼儿照护空白亟待填补。 2024年3月,杭州拱墅区在全省率先推出2岁以下小月龄婴幼儿规范化托育服务,在环境布局、设备设施、人员配比、照护流程等方面形成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在杭州市中央普惠项目的支持下,给予开设乳儿班15万元/个,托小班10万元/个的经费支持。一年过去,目前拱墅区已有小月龄托位1089个,小月龄入托人数比去年增长20%。
14月龄的年年在乳儿班学会了走路。
“我俩都在城西互联网大厂上班,早上把孩子送来。让他能受到专业照护,培养独立和社交能力,晚上我们也能自己带娃。”小苏是拱墅第一批送孩子来小月龄托育机构的家长之一,他说:“弹性入托让偶尔的加班没了后顾之忧,特别是寒暑假期依旧开放,实在是很方便我们双职工家庭!”他还做过比价,普惠托育月均收费不到四千元的收费,比市场上便宜了快一半,“费用是我们工薪阶层支付得起。说实话,确实解决了我们年轻人的‘急难愁盼’。”
在杭州,乳儿班等新兴托育服务或许正在改变传统家庭育儿方式。如何确保这一服务模式行稳致远,找准供需平衡,为更多的家庭带来福音,还将接受更长时间的积淀。
乳儿班开课了!不过偶尔还是会有闹小情绪的宝宝。
可口的午餐很对胃口,小手抓抓,自己干饭。
犇犇已经学会安慰有小情绪的新同学了。
吃完午餐,小月龄的宝宝们需要保育老师一个个哄睡。
宝宝们逐渐成长和独立,也学会了自己上厕所。
按规定,保育人员与婴幼儿数的比例不低于1:3,师资均持有相关专业证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