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阳市秦都区渭阳街道深耕细作“党建引领 法融网格 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整合辖区资源搭建社会综合治理平台,深度融合创新机制,推动治理力量下沉,实现服务精准触达,走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综合治理之路,绘就基层治理的崭新图景。
精细网格管理,激活治理“神经末梢”。街道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将辖区划分为223个网格并配备专职网格员。以楼栋为单位,吸纳网格内党员、居民代表等,构建“网格—微网格”二级联动体系,配备兼职网格员3165名。紧紧围绕网格员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前哨探头”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五大员”作用,实现对网格内人、地、物、事、组织的全面掌控,专兼结合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创新服务机制,架起党群“连心桥梁”。为拉近干群联系,增强群众对基层治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街道前瞻布局,创新推行“向群众汇报”工作机制及“12345便民热线闭环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明确责任时限,持续跟进反馈,激发群众自治热情。截至目前,共开展“向群众汇报”工作会48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00件;受理办结有效诉求1958件,办结满意率100%,群众参与深度拓展,治理效率显著提升。
凝聚基层力量,共绘治理“多彩画卷”。街道积极探索“五社联动”服务模式,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力量。融合“校医社”资源,打造社会心理服务室,组建社会心理服务志愿队伍;整合网格员、社区干部、法律工作者等力量,打造“老路来帮忙”金牌劳动争议调解品牌和“热心老王”调解品牌,构建多元矛盾调解机制。各方力量齐发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协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平台赋能增效,打造治理“智慧大脑”。针对街道“三多两难”的短板问题,街道以“网格化+数字化”为引擎,融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数字城管、雪亮工程等业务体系,打破信息孤岛,打造“信息共享、系统联动、一网统管”的社会治理线上线下互动新平台。网格员通过手持终端实时上传网格内各类信息,平台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缩短信息流转时间,为精准决策提供依据,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责任编辑:任行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