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是昨天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宣布的政策。也就是说,当前全国农村每个家庭承包的土地,在第二轮承包期满的2027年之后,还可以再延长30年到2057年,简单说就是,你家的地在2057年之前还是你家的,没有人有权力强制把你家的地拿走。
我国从1978年起开始尝试农村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战略决策,第一轮土地承包普遍是从1983年开始的,有些地方承包期限是15年,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快要到期的1997年,国家决定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无条件延长30年,从而开启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快要到期的2025年,国家又决定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中央这个政策是非常英明的,所以我转发朋友圈的时候评论道“大家长大事不糊涂啊”!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任何一项重要政策的出台都不容易,企图影响政策的声音太多力量太强。比如这两年网上针对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怎么办的问题争论很大,有太多的专家学者意见领袖和企业家主张集体收回土地然后发展资本主导的大农场,这种声音在某博铺天盖地成为了主流。这段时间我特别担心决策层听从了这部分人的建议。我在网上积极发声,希望不要把农民手上的土地收走,于是一些主张搞大农场的专家找我来辩论,我直接怼对方道你不懂农村就不要瞎叫唤。
我为什么主张土地承包到期后要顺延,而坚决反对在中国农村搞资本主导的大农场呢?因为中国的土地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养活农民,而不是为了创造经济价值。主张农村实行资本化大农场的人,眼里只有土地的经济价值,他们想的是,怎么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怎么用土地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量,他们不考虑依托土地而生存的几亿农民怎么活下去的问题。他们给农民的生存开出的药方是去给农业资本打工,去大农场挣取工资。这是多么幼稚的想法呀!资本不养闲人,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农村近2亿老年人在资本的眼里就是毫无价值的闲人。
如果中国农村都变成了资本主导的大农场,农场主会雇佣老年农民吗?恐怕不会,那么失去土地的近2亿老年农民怎么生存?靠每月140元左右的养老金吗?就算有土地流转的收入,可是一亩地一年少则几百元多则一两千元的流转费,够老年人吃穿医用行的用度吗?何况很多地方农民人均土地还不到一亩,流转出去一年能有几个钱?失去土地,很多农民将失去食物来源。
但这点土地留在农民手上却不一样,他们在这点土地上种点粮食和蔬菜,吃饭问题基本就能解决,全体农民解决了吃饭问题,至少就不会发生集体性的人道主义灾难,就不存在饿死人的情况了。近2亿农村老人之所以能在每月一百多元的养老金收入下还能活下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手上还有土地。就像我的父亲,82岁了还在种地,因为手上有土地,他和我母亲的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
不敢想象,村里那些完全依靠自己生存的老人,如果失去了土地,他们该怎么活?至于土地流转费用,我们村以及周边多少村庄,这些年流转了多少土地给农业资本家,结果大部分都没有如期拿到土地流转费用,那些土地流转商大部分骗完政府的补贴后都逃之夭夭了,承诺给农民的土地流转费变成了空头支票。
土地是中国农民的命根子,目前土地最大的功能是社会保障功能,而不是经济发展功能,在农民的养老金只有每月一百多元的情况下,还力主把农民的土地夺走的人,那些专家学者意见领袖们,你们是怎么想的?我只想说,不懂农村,就不要瞎叫唤。
你们就算不考虑农民的生存问题,你们也得想想,在现在一斤粮食一块来钱的情况下,农业资本家流转了土地会种粮食吗?种粮食他们得亏本。不要忘记资本的逐利性。如果所有的土地都流转给农业资本家,一夜之间中国恐怕就没有几块土地种粮食了,恐怕到处都是卖不出去的经济作物,那个时候,我们拿什么填饱肚子?
杨昇作文课,主讲杨昇,高校教师,《互联网巨头正在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作者,近年来创作美文500多篇,阅读量10万+文章数十篇,2 篇代表作每篇全网阅读量超 1 亿次,6 篇自媒体文章一定程度影响过国家相关政策,1 篇自媒体文章登载最高党报《光明日报》,1 篇自媒体文章选登国务院内参《国是咨询》,荣获虎嗅网2020年“十大作者”称号。为企业和个人代写各种合法合规文章无数。近3年来讲授小学生作文写作课超1万分钟,全部免费。搜“杨昇作文”免费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