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吴谦,日前就中国继续增加国防经费一事发声,用一句“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捍卫”,在诠释了中国的国防发展战略的同时,也在提醒国人“忘战必危”的危险性。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吴谦就中国继续增加国防经费一事发声】
根据新的预算计划,在2025年,中国的国防开支将达到1.81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执行数增长7.2%,国防预算增幅连续4年超过7%。
中国保持这种国防预算增速,主要是因为在进入新动荡期后,国际安全局势正在向着越发错综复杂的方向发展,而中国恰恰是世界上周边安全形势最复杂的国家之一。
在台海方向,岛内“台独”势力与美日等域外势力相互勾结,试图“以武拒统”,造成了台海局势的不断恶化,中国大陆必须及时加强对台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一方面威慑“台独”势力与美日等方,为缓和台海局势,争取和平统一保留一线希望,一方面为日后台海局势进一步恶化,通过武力手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打下基础。
【吴谦强调: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捍卫】
在西部方向,中印边防部队已经脱离接触,中印有关部门正尝试通过外交沟通,推动中印关系回到正常轨道,可印度政府没有真正放弃“南亚霸权”战略,印度国内仍有很多人将中国视为印度的战略对手,中印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边境问题。
美国又在积极拉拢印度,试图打造对华包围圈,新德里未来再次转变态度,在边境挑起事端的可能性依旧存在。
同时,受限于自身的能力等问题,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尚未真正兑现承诺,解决阿国内的恐怖主义问题。巴基斯坦塔利班、“伊斯兰国”等势力正在以阿富汗为基地向周边渗透,中国仍旧需要在这一方向投入一定力量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
在南海方向,小马科斯领导的菲律宾政府仍未改变其地缘战略,中菲两国海空力量在南海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依旧存在。
【菲律宾的持续挑衅让南海局势仍难稳定】
美国及其盟友也在积极插手南海事务,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出兵进行联合巡航等行动,为菲律宾撑腰,同时不断在南海搞抵近侦察。解放军已经多次在南海与美澳等国军队展开海空交锋。
除了南海方向的威胁,解放军南部战区还要时刻关注缅甸局势的变化,以防缅甸内战风险外溢,威胁我国边境安全。
在东北亚方向,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美日韩三方频繁展开联合行动,向朝鲜施加外部压力,朝鲜则通过与俄罗斯结盟、频繁进行导弹试射等方式展开回击。韩国政局动荡以及特朗普重返白宫,也在为半岛局势发展增添新的变数。
【三八线两侧剑拔弩张,双方都在展示强硬一面】
再加上东海方向的钓鱼岛、苏岩礁等问题。解放军确实如吴谦所说,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适当增加国防支出,以应对各类安全挑战,同时履行大国责任。反过来说,如果中国不想如一百多年前那样,向他国支付赔款,就必须未雨绸缪,提前提升国防实力。
而根据解放军最新透露的信息,今年新增加的国防开支,将被用于构建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推进作战体系与各领域能力建设;加强实战化训练,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军改,完善政策制度,提升各类保障水平。
【强化实战化训练是解放军近几年不断强调的重点任务】
中国增加这四个方面投入的最终目标,无疑是依据现代化战争的新形势,培养更多经受过严格训练的军事人才,提升信息化作战能力,组建一支综合作战能力强,战备水平高,可以应对多种威胁的强军。
需要补充的是,在经过多年的稳步增长后,中国的国防开支总额已经超过了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等诸多国家,位居全球第二,仅少于美国一国,但相比其他军事大国,中国的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国民人均国防支出等数据都相对较低。
以国防开支在GDP中的占比为例,中国的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不到2%,而美国国防开支常年维持在GDP的3%以上,俄罗斯的国防开支更是达到了GDP的6.3%。
【中国的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不到2%】
可见,中国的国防支出增长,仍旧维持在了一个合理稳定的范围内,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提升而同步进行的,中国绝不是像西方以及台湾岛内某些人所说的那样“穷兵黩武”,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军力。
战鼓未响,先修长城,烽火未燃,已固金汤。在当前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中国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来应对多重安全挑战,维护地区乃至全球和平稳定。
中国希望能够通过发展军事力量实现“止戈为武”,可从未放弃使用武力保卫自身安全,如果台海等方向的态势进一步恶化,中国仍有可能采取行动,通过最终手段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