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五经普”公报出炉!2023年GDP比初步核算数有所增加

3月13日,广东省统计局正式发布《广东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简称《公报》)。《公报》显示,修订后的2023年广东GDP为137905.4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2232亿元,增幅为1.6%。

广东省统计局表示,广东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科学规范有序,普查全过程公开透明,全面摸清了广东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能够真实反映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目标。

深穗莞位居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前三

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465.90万个,与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相比,增长49.0%,从业人员5285.74万人,增长14.6%;个体经营户813.47万个,从业人员1780.26万人。

图片

202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285.74万人,比2018年末增加674.84万人,增长14.6%。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863.77万人,占35.3%;批发和零售业653.23万人,占12.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70.26万人,占8.9%。

在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791.43万人,占44.5%;制造业316.67万人,占17.8%;住宿和餐饮业246.98万人,占13.9%。

从地域来看,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地区依次是深圳、广州、东莞,分别占比为28.%、22.4%和11.4%。

经济大省勇担当、挑大梁。近年来,工业发展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2023年末,全省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76.38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30.7%;从业人员1900.56万人,比2018年末增长2.4%。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0.14万个,制造业75.14万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9万个,分别占0.2%、98.4%和1.4%。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金属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5.2%、10.9%和10.1%。

全省已有超万家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新兴产业是广东本轮统计的重点关注领域。

《公报》显示,2023年末,全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7493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0.4%。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3029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40.4%;高端装备制造业1238个,占16.5%;新材料产业546个,占7.3%。

2023年末,全省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13710个,比2018年末增长60.8%;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9.5%,比2018年末提高2.3个百分点。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6644.11亿元,比2018年增长21.2%。

高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加大。202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全称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支出2021.72亿元,比2018年增长79.8%;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60.7%,比2018年提高6.4个百分点。

此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欣欣向荣。2023年末,全省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44.64万个,从业人员737.28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3762.49亿元。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数字产品制造业9.74万个,占21.8%;数字产品服务业4.80万个,占10.8%;数字技术应用业19.69万个,占44.1%;数字要素驱动业10.40万个,占23.3%。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方圆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方圆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