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卫健委官网截图
3月13日,呼和浩特市卫健委官网发布《落实<关于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育儿补贴项目实施细则及服务流程》,这份文件规定:2025年3月1日之后(含3月1日)合法生育的家庭,夫妻双方户籍地均为呼和浩特市或一方户籍地为呼和浩特市,在呼和浩特市居住、工作、生活,要求人、房、户一致,且新生儿首次落户在呼和浩特市,可享受育儿补贴金额如下:
生育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万元;
生育二孩发放育儿补贴5万元,按照每年1万元发放,直至孩子5周岁;
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10万元,按照每年1万元发放,直至孩子10周岁。
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个地方政府出台育儿补贴政策,但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大多数地方出台的育儿补贴政策,只补贴二孩和三孩,不补贴一孩和四孩以上。我认为,应该把所有孩次都纳入育儿补贴的范围。
二是,各地出台的育儿补贴政策,金额普遍过低。例如,2024年12月,湖北省鄂州市政府印发《鄂州市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十条措施》规定,对在市内助产机构分娩政策内二孩及以上孩次且子女在本地落户的,给予二孩每年500元育儿补贴、给予三孩每年800元补贴,直至幼儿满3周岁。不过,虽然鄂州市的育儿补贴金额不高,但购房补贴金额较高:对符合生育政策的二孩、三孩家庭,在鄂州市购买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这次呼和浩特市出台的育儿补贴政策,把一孩也纳入补贴范围。并且,在各地出台的育儿补贴政策中,呼和浩特的育儿补贴金额标准是迄今为止最高的。
美中不足的是,这次呼和浩特市出台的育儿补贴政策,并未明确规定把四孩及以上也纳入补贴范围。虽然这份文件提到“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10万元”,但这是指,第一胎生了四胞胎及以上,或者第二胎生了三胞胎及以上,或者第三胎生了双胞胎及以上。如果一对夫妇每胎都只生一个,那么按照呼和浩特的育儿补贴政策,第四胎就不能享受育儿补贴了。
那么,呼和浩特市出台的育儿补贴政策,预计要花多少钱呢?这取决于每年的出生人口有多少。
到目前为止,呼和浩特尚未发布2024年出生人口数据,而根据呼和浩特市统计局发布的《呼和浩特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60.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0.93万人,乡村人口69.4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0.7%,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男性人口183.00万人,女性人口177.4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00万人,出生率为5.58‰;死亡人口2.27万人,死亡率为6.3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6‰。
可见,2023年呼和浩特出生人口只有2万人。由于上述统计公报没有公布呼和浩特出生人口的孩次结构,而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4》,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中,一孩占比为47.4%,二孩占比为38.8%,多孩(即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3.8%,所以我作一个简化的假设:
假设未来十年呼和浩特每年出生人口都是2万人,其中一孩占比为50%(即1万人),三孩占比为40%(即8000人),三孩占比为10%(即2000人),并且没有四孩及以上,所有出生人口都享有育儿补贴,并且各孩次的育儿补贴金额都是一次性发放,那么每年育儿补贴金额总共为:
每个一孩育儿补贴金额为1万元,1万个一孩育儿补贴总金额为1亿元;
每个二孩育儿补贴金额为5万元,8000个二孩育儿补贴总金额为4亿元;
每个三孩育儿补贴金额为10万元,2000个三孩育儿补贴总金额为2亿元。
上述一孩、二孩、三孩补贴总金额加起来是7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未来十年呼和浩特每年出生人口都是2万人,并且各孩次的育儿补贴金额都是一次性发放,那么每年育儿补贴总金额是7亿元。
但实际上,按照呼和浩特新出台的育儿补贴政策,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万元,第二年及以后不再发放;二孩育儿补贴金额虽然有5万元,但每年只发1万元;三孩育儿补贴金额虽然有10万元,但每年也是只发1万元。所以,如果出生人口是2万人,那么第一年的育儿补贴总金额只需要发2亿元。
根据呼和浩特市财政局发布的《呼和浩特市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23年呼和浩特市四本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第一本预算是一般公共预算。全市收入237.84亿元、同口径增长14.42%;全市支出594.66亿元、同比增长41.26%。
第二本预算是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市收入81.88亿元、同比增长47.9%;全市支出123.08亿元、同比增长56.01%。
第三本预算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市收入27229万元,全市支出1156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3147万元,统筹用于社会保障事业支出。
第四本预算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市收入105.5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19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4.12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44.08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6.53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63亿元。全市支出102.6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94 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4.21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42.81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7.34亿元。
育儿补贴的财政来源,如果主要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那么2亿元只占呼和浩特市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不到1%。
从天门市的经验来看,发钱补贴生育是有效的。3月1日新华社客户端发表一篇题为《湖北天门探寻“生育密码”》的报道说:2024年,湖北省天门市出生人口数量达7217人,同比增长17%,远高于全国5.8%的同比增幅。天门的鼓励生育政策得到积极回应,不仅因为“真金白银”投入力度大,更在于从备孕、怀孕、分娩、托育、职称评聘、职级晋升等多环节入手系统性解决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经测算,天门3年内预计投入3亿多元用于鼓励生育,可以多生3000多个孩子。
那么,天门投入那么多钱用于鼓励生育,财政压力如何?天门市财政局副局长宋小红介绍,2024年,天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亿元,鼓励生育投入占比不到2%,财政可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