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水稻生产建议
保温防寒管理。(1)薄膜覆盖育秧:播种后及时覆盖薄膜,出苗前保持膜内温度25-30℃,出苗后逐步通风炼苗;遇持续低温(如膜内温度<12℃)需灌深水(5-6厘米)护苗,寒潮后缓慢排水。(2)寒潮应急措施:低温阴雨期间加强秧田巡查,及时补盖地膜或采取“夜灌日排”调节水热;寒潮后喷施磷酸二氢钾促恢复。
水分调控。(1)播种至出苗期:保持秧盘表面湿润但不积水,晴天灌“跑马水”,阴雨天及时排水防涝。(2)齐苗至移栽前:保持秧沟半沟水,避免淹没秧厢面;低温寒潮时灌深水护苗,寒潮后缓慢排水。
科学施肥。 断奶肥与送嫁肥:1叶1心期视苗情追施“断奶肥”;移栽前3-5天喷施2%尿素溶液作“送嫁肥”,每平方米喷150-200克肥液,增强抗逆性。施肥后用清水洗苗,切忌施肥后不淋清水或直接撒施尿素和复合肥,以防肥害。
病虫害防控。(1)病害防治:播种前用70%敌克松600-800倍液消毒床土,发病初期用1000倍液喷雾;重点防控立枯病、南方黑条矮缩病。(2)虫害监测:密切监测稻蓟马、稻飞虱,移栽前1-2天喷施“送嫁药”(含三环唑、吡虫啉等),预防稻瘟病和虫害。
低温阴雨应对。粤北地区需重点防范持续低温阴雨:(1)加强秧田巡查,及时补盖地膜或采取“夜灌日排”调节水热。(2)已移栽田块注意疏通沟渠,防止积水烂根,寒潮后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促恢复。
提示:建议农户结合天气预报灵活调整农事,优先保障育秧安全,避免因低温阴雨延误农时。
二
荔枝生产建议
进入多雨季节,强对流天气前,停止各项农事活动,到安全地方避险。
关注强降水和降温天气。提前检查果园的排水系统,清理沟渠,避免积水。对处于花期的荔枝雨停后及时摇花,防治沤花;天气转好后,抓住时机进行授粉;根据荔枝生长阶段,合理喷施保花保果药剂。保护授粉昆虫,建议花期不要喷施杀虫剂。
控花保果。对于花穗过多、过密的荔枝树,进行适当疏花。对过长的花穗进行短截,保留花穗长度10-15厘米左右,可减少花量,促花穗健壮,提高雌花比例。荔枝花果期对水分需求较敏感,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病虫害防控。温湿渐高,加强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荔枝蝽象、蒂蛀虫等病虫害的监测防治。雨后及时巡查果园,清除病叶、病果,减少病菌源。
三
茶叶生产建议
精准施肥管理。催芽肥施用:春茶开采前30-35天,按“早发品种早施、高山茶园早施”原则,选用尿素或复合肥,每亩施用10-15kg。采用条施法沿茶行开沟深施,施后覆土,提升肥效利用率。
土壤综合管理。(1)除草松土:人工、机械松土除草,清除越冬杂草。推荐行间套种蛇床草或红松茸,可抑制杂草、增加生物多样性。(2)排水防渍:推进农田沟渠清淤疏浚,保持沟系畅通。雨后及时巡查,重点修复被冲刷沟段,确保田间无积水。
病虫害绿色防控。近期调查发现灰茶尺蠖、茶小绿叶蝉已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英德监测点成虫密度达6-15头/诱捕器。掌握其发生动态,针对不同发生程度的田块,分类采取不同防控措施。
茶苗保育技术。缺株茶园及时补植品种一年生壮苗,栽后浇透定根水并覆盖植物、秸秆防草布等。暴雨冲刷茶园,应及时培土固根,浅耕松土,促进茶树恢复和生长。
做好春茶生产相关安排。(1)物资储备:按生产规模备足生产物资,检修采茶机、修剪机、加工等设备,重点检查刀片磨损度并及时更换。(2)人员储备:开采前,评估用工量。建立备用人员库,并根据天气、采摘模式,灵活调度。
∣更多内容∣
来源:广东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编辑:吴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