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器人行业
受益于AI技术推动消费电子复苏及新能源市场增长,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量产阶段。工业机器人下游需求分化,光伏、汽车电子领域表现突出。
个股列举:
长盈精密:净利润同比增长716.78%-856.79%,人形机器人精密零组件进入全球头部供应链。
歌尔股份:净利润增长135%-155%,VR/MR及智能穿戴业务带动毛利率提升。
埃斯顿: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超30%,汽车、电子领域对冲光伏下滑。
2. 半导体行业
AI算力需求驱动芯片设计、设备端增长,国产替代加速。存储芯片、AIoT芯片需求回暖。
个股列举:
海光信息:净利润增长43.3%-59.1%,DCU产品受益于AIGC算力需求。
瑞芯微:净利润增长307.8%-367.1%,AIoT多产品线市占率提升。
澜起科技:净利润增长205.6%-218.9%,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AI服务器需求推动。
3. 有色金属行业
铜、铝等工业金属价格上行,新能源需求带动锂、钴复苏,贵金属受益于避险情绪。
个股列举:
紫金矿业:净利润320亿元(+51.5%),铜、金产量及价格双升。
天山铝业:净利润44.5亿元(+101.8%),氧化铝量价齐升。
ST盛屯:净利润18.5亿-21.5亿元(+598.9%-712.3%),铜矿产量增长70%。
4. 消费电子行业
AI终端(如智能音箱、AR/VR)需求爆发,供应链企业订单回暖。
个股列举:
立讯精密:消费电子业务复苏,AI硬件产品占比提升。
全志科技:净利润增长566.3%-727.5%,MR芯片及扫地机器人业务放量。
5. 工业自动化行业
智能制造政策推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需求增长。
个股列举:
汇川技术:工控业务增长稳健,伺服系统市占率提升。
埃夫特: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超30%,海外市场拓展加速。
1. 锂电材料行业
部分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或成本控制实现扭亏,但整体板块仍承压。
个股列举:
德方纳米:磷酸铁锂价格回升,产能利用率提升。
2. 显示驱动芯片行业
Mini-LED、车载显示需求增长,库存去化完成。
个股列举:
聚辰股份:净利润增长188%,汽车电子芯片量产。
3. 光伏设备行业
原因:N型电池技术迭代带动设备需求。
个股列举:
迈为股份:HJT设备订单增长,毛利率改善。
4. 汽车电子行业
原因:智能座舱、ADAS渗透率提升。
个股列举:
韦尔股份:车载CIS芯片市占率全球第二,净利润增长468%-504%。
5. 稀土永磁行业
原因:新能源汽车、风电需求拉动钕铁硼磁材。
个股列举:
正海磁材:净利润增长110%-160%,产能释放叠加成本优化。
1. 锂资源行业
锂价暴跌导致库存减值,需求增速不及预期。
个股列举:
天齐锂业:净利润亏损82亿-71亿元,锂价下跌叠加资产减值。
赣锋锂业:净利润亏损14亿-21亿元,产品价格持续承压。
2. 传统消费电子行业
智能手机、PC需求疲软,创新不足。
个股列举:
蓝思科技:净利润下滑70%-80%,玻璃盖板订单减少。
3. 面板行业
价格战导致毛利率下滑,行业周期下行。
个股列举:
京东方A:净利润下降50%-60%,TV面板价格跌破现金成本。
4. 被动元件行业
需求分化,MLCC、电感价格承压。
个股列举:
风华高科:净利润下降60%-70%,库存去化压力大。
5. 安防设备行业
政府项目收缩,市场竞争加剧。
个股列举:
海康威视:净利润下降11.07%,海外业务增速放缓。
1. 机器人板块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临近,AI技术推动需求爆发。核心零部件(如减速器、传感器)及整机厂商受益。
个股列举:
长盈精密(精密零组件)、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微创机器人(手术机器人)。
预测:2025年人形机器人渗透率加速提升,关注具备技术壁垒和量产能力的公司。
2. 半导体板块
AI算力需求驱动存储、逻辑芯片增长,国产替代政策支持设备材料环节。
个股列举:
海光信息(DCU)、中微公司(刻蚀设备)、澜起科技(内存接口芯片)。
预测:2025年行业供需逐步平衡,关注先进封装(Chiplet)及车规级芯片企业。
3. 有色金属板块
铜、铝等工业金属受益于新能源需求,贵金属避险属性凸显。
个股列举:
紫金矿业(铜金)、洛阳钼业(铜钴)、山东黄金(黄金)。
预测:2025年金属价格震荡上行,关注资源自给率高、成本控制强的企业。
1、智能汽车与储能
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储能需求爆发。IGBT、BMS芯片及电池材料企业受益。
个股列举:
斯达半导(IGBT)、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德方纳米(磷酸铁锂)。
2、AI算力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AI服务器需求增长,光模块、服务器芯片厂商受益。
个股列举:
中际旭创(光模块)、寒武纪(AI芯片)、工业富联(服务器代工)等。
1、创新药:
在2024 Q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亏损实现缩窄,研发费用基本持平。在政策上,集采与医保谈判常态化,商保带来潜在增量,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增加。在技术上,全球ADC药物2023年销售额达104亿美元,中国相关公司加速ADC布局与推进,逐渐迎来收获期;GLP-1减重赛道发展成熟,竞争从单一减重升级到多重获益,新靶点存在潜在出海机会;IO多抗赛道AK112率先实现突破,TCE技术从血液瘤走向实体瘤和自免。我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NewCo模式成为创新药出海新选择。国家政策鼓励创新药发展,新技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出海迎来新机会。
2、建筑建材:
中信建材指数2024年小幅度上涨,建材板块涨跌幅排在所有行业中第20名以外位。结合板块2024年估值来看,消费建材板块目前大部分公司估值处于12-15倍的历史较低水平;我们判断25随着房地产止跌企稳,消费建材当前的减值风险已大幅缓释,且随着大B端业务不再失血,未来零售端的增长在报表上的体现将逐渐清晰。我们看好零售端占比较高以及第二增长曲线明显的公司。展望2025年,水泥板块当前价格均处在低位,且供应约束的政策未来可期,伴随着明年开工端数据回暖,水泥价格中枢有望上移。
3、通信行业:
“新质生产力”将会是未来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也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通信行业的研究视角下,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新技术,强调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典型代表是人工智能与算力、量子技术、鸿蒙等;二是新业态,强调挖掘新生产要素和技术潜力,催生新的生产模式,典型代表是数据要素与AI应用、卫星通信、低空经济与5G-A等;三是新发展,强调应用科技创新成果,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典型代表是智能制造(网联化与智能化等)、新能源(海上风电等)等。
最后我们认为年报分析中,只参考年报预披露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它只代表了一方面,我觉得在年报分析中以下几个方面也很重要
1、时间维度对比
关注预披露与正式年报的业绩修正方向,警惕"业绩变脸"风险。
对比季度报告数据,验证全年业绩的合理性(如Q4净利润占比异常需排查季节性因素)。
2、数据深度挖掘
通过"三费/净利润"比率分析管理效率,同比上升超10%需警惕成本失控。
结合现金流量表验证利润质量,经营性现金流/净利润<1可能预示回款风险。
3、风险预警识别
重点核查"重大风险提示"章节,关注商誉/存货等减值风险。
分析十大股东持股变动,警惕限售股解禁引发的股价波动。
4、审计意见验证
非标审计意见(如保留意见)需重新评估公司财务健康度。
关注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原因,频繁变更可能隐含治理问题。
行业周期波动:半导体、锂电等板块受供需变化影响显著,需警惕库存积压和价格战。
技术替代风险:机器人、半导体等领域技术迭代快,落后企业可能迅速被淘汰。
政策与地缘风险:半导体设备进口限制、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冲击供应链稳定性。
估值泡沫:部分热门板块(如机器人)短期涨幅过大,需警惕资金获利了结。
注:以上分析基于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与中信建投证券部分研报综合整理,整理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点击下方,关注天津经济广播
来源 | 天津经济广播《今日证券》节目
记者 | 王锐
编辑 |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