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今年1月,湖北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鼓励支持城区用人单位将在宜合法生育妇女产假延长至1年,配偶护理假延长至30天”,这一政策引发网民关注。目前该政策在宜昌执行情况如何呢?3月中旬,大皖新闻记者对此就行了多方采访。
记者采访:女员工2021年就休了1年产假
据悉,宜昌市“妇女产假延长至1年”政策发布于2024年9月19日,当时出台的《关于提升宜昌城区综合性民生服务保障水平的若干措施》第七条提出:“鼓励支持各单位将在宜合法生育妇女的产假延长至1年,产假延长期间工资按原额发放,不影响调整工资、晋升级别、计算工龄,其配偶护理假从15天延长至30天,护理假期间享受在岗职工同等待遇。”政策特别强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需“带头执行”,但明确为鼓励性政策,非强制性要求。
“妇女产假延长至1年”政策在宜昌实施情况如何呢?3月12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到一名自称为宜昌市国有企业兴发集团的女性员工,其告诉记者,她在2021年就享受到了休一年产假的政策,并从2021年6月休假到2022年6月,“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的员工手册里就有明确,生完宝宝可以休一年。”该女士坦言,对自己公司能够休一年产假的情况表示非常满意。
在谈及休一年产假对返岗工作是否有影响时,该人员表示,休一年假后对职能部门的女性来说没有影响,但可能会对销售岗产生一些影响,“主要是销售岗位的客户需要维系,如果一年都没维系,可能就要把客户给别人来接了,但我们已经非常知足了。”
3月13日,兴发集团董秘办相关人员告诉大皖新闻,该公司确实执行生育妇女产假可休假1年的政策,且在2024年9月宜昌市相关政策出来之前就已经执行。
政策进展:有20余家单位响应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社交网络上,仅有极少数人反映单位执行了该政策,多数人表示该政策为鼓励性政策并不是强制性,自己所在的单位并没有执行。网名为鹿乐的网友称“单位直接上会把一年产假给拒绝了”;网名为我是倔小孩的网友称“不执行,上班第二天”;网名为realltoo的网友说“没请成功,没红头文件,就只是鼓励而已”。
那么现在宜昌市究竟有多少家单位执行该政策了呢?3月12日,记者通过宜昌市1233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热线及人社局劳动关系科了解到,目前政策执行情况仍在统计中,统计的数据仅为截止2025年1月的,有20余家单位响应,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和国企。“目前最新执行数据还在统计中,名单暂未公示。”该工作人员称,这段时间不少职工电话咨询政策执行情况,也有企业方咨询政策具体内容,目前正在根据执行情况收集反馈问题,后续将根据执行效果出台配套政策。
专家观点:需建立成本共担机制
针对宜昌市延长产假的举措,有专家认为,需要有配套措施支持政策落实。“若延长产假的成本完全由企业承担,可能会造成政策无法实质性推进。”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提出,宜昌的探索为全国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其成功与否取决于配套措施的跟进,延长产假成本分担机制亟待完善。他建议,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通过生育保险基金、财政补贴等方式分担成本,例如浙江试点“多生多补”政策,企业雇佣三孩母亲可获年税额5%返还;成都市通过“纯母乳喂养增加一个月产假”政策,同步强化医疗监管和企业补贴。
“建议通过立法明确生育假期的成本支付主体。”王云飞坦言,目前我国法定产假的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承担,但延长部分在多数地区仍由企业支付。他建议扩大生育保险基金覆盖范围,将其延伸至育儿假和延长产假。
此外,王云飞表示,生育支持政策需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协同体系:政府层面加大财政投入,优化生育保险制度,提供税收优惠;企业层面:探索弹性工作制、远程办公等灵活用工模式;社会层面:扩大普惠托育服务,缓解家庭育儿压力。“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建立协同体系,才能更好地推进生育支持政策。”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实习生 张亚丽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