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三号人物透露关键信号:对是否保台给了准话

近年来,台湾问题成了中美博弈中的复杂棋局。然而,最近有一则讯息正渐渐揭开帷幕,即美国在台海局势上的立场发生微妙变化。曾几何时,美国政要高喊“挺台”,而近日却悄然松口,似乎露出了“弃台”的端倪。这背后的策略转向,不仅让人浮想联翩,更为台当局敲响了警钟。

先别急着抨击美国的反复无常,我们不妨先看看美国面临的内部压力和外部挑战。经济上,债务高企、收入不均,让这个曾经无敌手的超级大国有些力不从心。在外交上,美国在中东、欧洲等多个地区利益纠葛,资源薄如蝉翼,难以聚焦台海。而最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在西太平洋军事力量的大增,这让美国的传统军事优势削弱不少。

图片

从战略角度看,台湾地区一直是美国想要牵制中国大陆的一个关键。但随着中美关系的变迁,美国在这个问题上逐渐走入两难境地:一方面,继续支持“台独”势力可能引发中国大陆采取果断措施,从而迫使美国陷入高昂代价的冲突;另一方面,选择放手则会损害其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于是,美国的一些政治人物开始重新思考对台政策的实际效果,美三号人物便透露出关键信号:对是否保台给了准话。3月12日,据观察者网报道,美军的第三号人物,美国防部负责政策事务的副部长提名人埃尔布里奇·科尔比近日在听证会上表示,保卫台湾的成本大于收益,并可能激化与中国大陆的矛盾,台湾并非美国“生死攸关”的利益。明眼人能看出,这背后是美国在重新审视其战略重心,冷静计算得失。

图片

特朗普向来以“交易的艺术”著称,他的全球政策也无不打上“交易”的烙印。在他眼中,台湾问题并不是为了道义,而是一个可以随时摆上谈判桌的筹码。博尔顿在他的《白宫回忆录》中就曾透露,特朗普“不喜欢”台湾地区,甚至直言不讳地用“笔尖”和“办公桌”形容台海关系。这种实用主义态度显而易见,只要有利可图,一切皆可谈判。特朗普若能通过某种“弃台”策略换取中美关系的缓和,那无疑就是一次成功的交易。

然而,这对于台当局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在对美关系中一直扮演着“跟班”的角色,不惜代价地迎合美国政策,企图借力打压大陆。可当危机真的来临时,他们才发现,美国的承诺不过是一件华而不实的外衣。拜登政府时期的“口惠而实不至”已让台湾地区感到失望,而特朗普团队的最新表态,更是将台湾地区的幻想彻底粉碎。

图片

与此同时,中国展现出的坚定立场不能被轻视。大陆一再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任何外部干涉都无法改变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大陆对“台独”势力的忍耐早已达到极限,坚决表态:当必要时刻会实施包括非和平手段在内的所有措施,以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这一信息背后的信号明确无误:台湾问题绝不容谈判。

而此时的台湾地区,该如何抉择?美国正不动声色地调整其全球战略,尤其是台海政策上的松动,昭示着对台湾地区的承诺正在抽离。那些寄希望于美国的台政客们,需要尽快看清楚:美国的态度永远是基于利益的权衡,而非道义。

图片

台湾地区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任凭台当局如何百般游说、轻信盟友,现实是一旦中美达成其他利益共识,台湾地区在美国眼中便显得毫无分量。当美国的战略调整扑面而来,依靠外力的幻想应该就此破灭。台当局需要明晰的是,与其被动等待,还不如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促成和平的两岸谈话。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