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绥阳:“科技翅膀”护麦田 飞防作业科学高效防治病虫害

图片

图片

近段时间,绥阳县正值小麦生长返青拔节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当地利用无人机飞防,科学高效防治病虫害,确保小麦健康生长。

在风华镇风华社区的小麦基地,春日的小麦绿油油一片,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泛起绿色的“涟漪”。

图片

田野小道上,几名工人正搅拌着生物制剂,再将调好的100多斤药剂加入一架植保无人机中。一切准备就绪,飞手杨志松操控着手柄,只见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入麦田上空,通过精准的飞行控制系统和喷雾系统,按照预设的航线与高度进行作业,确保药剂均匀喷洒。无人机不断喷出细密的雾状药物,为田间小麦披上了一层“防护衣”。

图片

“这款无人机的载重量大,可达140斤,载重量大喷洒的效率就更高。而且这款机型的喷头采用的是离心式喷头,打出来的药非常细,穿透力更强,药基本上都能打在叶面上。另外,它的系统定位都是厘米级的,非常准确,不会出现重喷、漏喷的情况。”喷洒完一轮后,飞手杨志松向笔者介绍道。

据了解,该基地为绥阳县2024-2025年小麦高产高效示范基地,由遵义市翰雅粮油购销有限公司集中流转连片土地500亩,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生产的小麦将订单式销往省内市场。由于该基地土地集中连片、能灌能排等优势,更利于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种植。

图片

当前,处于返青拔节期的小麦,易患上纹枯病,且容易长蚜虫,该公司利用有机生物制剂来提前控制,并抢抓良好天气,采用无人机高效喷洒,防控农作物病虫害,为小麦稳产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是人工喷雾的话,一天大约需要20个人来进行作业,而且要花大概四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我们采用无人机喷洒,它的速度快、喷幅大,一台机子一天之内就能将500亩小麦的喷防任务完成。”该公司绥阳基地负责人陈宗宇说道。

图片

有别于传统的见虫打药、发病治病的被动防治技术,无人机“飞防”提供了综合、科学、完整的防控方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近年来,绥阳县还整合县域农机资源,采取“一总三片区”模式优化农机社会化服务。去年,绥阳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8.27%,获评全省“最佳农机示范县”。接下来,绥阳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更多适宜的先进农业技术在全县的应用,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图片
图片

图片

主办:中共绥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绥阳县融媒体中心

监制:石芝谋 | 总编辑:卢永贤

副总编辑:彭坤煜 陈霞

责任编辑:周丽蓉 | 责任校审:周黎黎

全媒记者:潘娅 王泽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