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还是未来?潘建伟院士评量子技术:给浮夸的炒作熄熄火

图片

图片

近日,潘建伟院士在《Nature》“世界观点(World View)”专栏发表题为“量子技术需要大量投资才能兑现其宏伟承诺”(Quantum technologies need big investments to deliver on their big promises)的文章。他重点提出了推动量子技术领域发展的三个步骤:

第一,给量子计算的炒作熄熄火。过度夸大会误导公众和投资人,削弱社会对量子信息技术的信心;

第二,稳定和长期的政府投资对于量子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量子信息研究还不能完全依赖市场驱动的融资;

第三,科研人员之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至关重要。如今的学术研究日益政治化,在他看来,现在的国际交流合作比五年前要难得多。

图片

图:Quantum technologies need big investments to deliver on their big promises

来源:Nature


这三个观点从正反角度囊括了技术环境、资本市场、政府投资、国际合作等诸多对于量子技术发展至关重要的维度。

他同时指出,量子技术领域正在取得进展,但是“要开发出能够用于解决广泛问题的抗噪量子计算机,还需要再花费10到15年的时间”。

图片

热赛道下的冷思考:

给量子领域的炒作熄熄火

当前量子领域的炒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类的主体是无良商贩,为生活用品披上国王的新衣,冠再普通不过的产品以量子之名,瞬间身价翻倍,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高科技产品”。

据央视新闻3月2日报道,购物平台上,“量子+日用品”的商品随处可见,并且价格便宜,从量子笔、到量子美容仪,从量子袜子到量子鞋垫,应有尽有。比如,有网店销售一款名为太赫兹量子的鞋垫,售价68元。产品介绍中声称鞋垫内部嵌入了14颗量子芯片,可以渗透至人体20-30厘米,具有疏通经络,平衡内脏等作用。但这些打着量子名号的产品实际上跟量子科技毫无关系——只是打了量子概念的擦边营销

图片

来源:央视新闻


另一类炒作同样需要警惕,主体主要是各大公司,它们夸大自身技术,引导与实际进展不相符的内容在媒体上传播;肆意宣传造势,实质成果却近乎空白;缺乏实际成果就敢官宣“重大突破”者有之,将能解决特定问题的量子计算机鼓吹为通用量子计算机者亦有之。这些行为,背后意图或为带动二级市场炒股赚钱,或为博人眼球响亮公司名头。

比如,某家与量子技术没有太大关系的公司紧跟谷歌Willow热度,20天连发6篇量子技术进展相关新闻稿,股价一度大幅收涨77.5%,创两年多来新高;美国量子计算公司PsiQuantum一年内先后凭澳、美两大项目狂揽超11亿美元(约合80亿人民币)投资,但该公司尚未构建出一台光量子计算原型机,饱受澳大利亚民众批评。

上述两种炒作虽存在不小区别,但本质却同样恶劣。前者误导公众,为谋一己私利损害量子信息科学的严谨性、专业性,变科技明珠为营销噱头,扰乱公众技术认知;后者则以看似更华丽高级、更令人“不明觉厉”的方法博人眼球,到头来反而会削弱公众对技术的信心。

潘建伟院士在文章中指出:“作为一名拥有30多年经验的量子物理学家,我目睹了那些言过其实的承诺是如何吸引了大量资金和关注,但同时也引发了不切实际的期望。一些公司声称自己能够提供量子计算服务,可实际上他们仅仅只是展示了小规模的量子算法而已。”

图片

图:Oxford Ionics CEO Chris Ballance

来源:牛津大学


英国量子计算初创公司Oxford Ionics首席执行官Chris Ballance认为,近期一系列关于量子计算的消息对这个仍处于“起步阶段”的行业来说是个“好兆头”,因为这至少说明量子行业越来越火热了,人们开始意识到量子计算的价值,以及在路线图中加入量子计算规划的必要性。

但这些炒作同时也会淹没真正的技术成果,正如Quantinuum的科学家所言,很多试图筹集资金的机构,往往会过分强调一些意义不大且常重复的进展。因此在量子计算领域日益增多的“噪音”中,一些真正重要的成果可能反而会被忽视。

夸大其词的说法可能会误导公众和投资者,并且损害社会对量子信息技术的信心。例如,今年1月,量子计算相关股票集体暴跌,这引发了人们对于这一技术泡沫已经破灭的担忧。为了避免此类股市动荡,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团体,以及媒体,都必须向公众准确传达量子技术的实际发展状况,从而培养公众对其的合理预期。”

图片

稳定且长期的政府投资

必须踩足油门

据光子盒研究院统计,2024年全球量子领域共发生73笔融资事件,投资规模回升至25.12亿美元相比于2023年总融资金额增长了33.55%,表明量子行业成长动能有所增强,资本市场对量子领域的关注度和信心在增加,预计2025年融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图片

图:2024年全球量子公司融资概览

来源:光子盒研究院


由此看来,资本市场一片向好,为什么稳定和长期的政府投资依然无比重要呢?

一方面,正如潘建伟院士所言,“与互联网或移动电话等成熟技术不同,量子信息研究目前还无法完全依赖市场驱动的融资模式

其实在去年25.12亿美元的融资金额中,政府资助最多,达6.84亿美元。当前量子技术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全球量子初创公司深度依赖公共投资的背景下,美国虽以私人投资规模(超欧盟五倍)占据领先地位,但政府机构与智库仍持续呼吁加大公共资金投入,根源在于量子技术研发的高成本、长周期与回报不确定性特征与私人资本短期逐利性存在结构性矛盾。

政府主导的战略性资金投入不仅能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更能通过政策连贯性释放国家发展决心,形成“耐心资本”支撑技术攻坚。这种国家战略牵引+市场资源协同模式,具备确保研发方向与国家战略目标深度绑定、通过引导举措降低商业化门槛的双重优势。

欧洲首家量子计算公司NQCG倒闭的案例已警示:缺乏系统性资金与政策支持将导致人才流失、产业链断裂等致命风险。

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到,全球量子领域的投资规模在过去的四年中呈现震荡趋势,受球经济衰退、利率波动、市场波动加剧等因素的影响,2024年的融资规模尚未恢复到2021、2022年的水平,因此不宜过于乐观,仍需保持持续、稳定的政府投资。

图片图:2020-2024年全球量子科技融资总额
来源:光子盒研究院

在过去几年中,美国、欧洲和中国的政府都加大了对量子信息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例如,美国政府在2019年至2023年间投入了37.5亿美元,这几乎是《国家量子倡议法案》批准的五年13亿美元预算的三倍。下一阶段的预算正在重新审批过程中,计划在五年内拨款27亿美元,但最终的投资额可能会更高。

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全国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透露,国家正在推动设立“航母级”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据悉,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主要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将吸引带动地方、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适当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支撑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图片

图: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两度点名量子科技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设立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有力解决科创企业发展初期普遍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好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全球量子技术政策偏向产业布局,各国在量子领域的政策工具使用上逐渐完备,涵盖技术研发、应用场景拓展与产业链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具体措施丰富多彩,包括建立卓越中心/创新中心、征集量子提案或竞赛、资金支持、培育量子企业等方方面面。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量子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

图片

一个积极、理性且合作的环境

潘建伟院士指出,量子力学的发展依赖于学术讨论。例如,在20世纪20年代,印度的玻色瑞士的爱因斯坦通过书信往来共同预言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存在。同样,量子通信的理论框架最初由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提出,早期原理验证实验则是在欧洲进行的。最终,中国的科学家通过与奥地利、南非、加拿大等地的科学家合作,展示了一个全球规模的量子通信网络。

然而如今,“中国科学家与西方国家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常常会以国家安全为由遭到政府的阻碍”,这严重限制了本该蓬勃发展的学术交流。

2024年,美西方量子出口管制措施频出,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荷兰已于去年陆续发布对量子技术的出口管制措施。此外,美国已在这一年中将22家中国量子技术相关组织机构纳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2024.5);联合盟友对量子计算等“新兴和关键技术”实施出口管制(2024.9);限制量子技术等领域的对华投资(2024.10),管制项目涵盖范围大、领域细,软件、硬件、人才、资金全部囊括其中。

美国Lawfare也曾指出,环境稳定性对于量子技术发展十分重要,量子领域的初创公司易受外界政策变化干扰,影响技术研发与商业发展,现在施行出口管制对整体技术发展而言弊远大于利

量子硬件制造商高度依赖全球化供应链,但日益收紧的出口管制政策正形成双重挤压:一方面,对关键元器件的出口禁令直接切断了技术获取渠道;另一方面,复杂的合规审查将迫使国际供应商延长交货周期甚至终止合作,最终拖慢全球量子产业化进程。

2024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以《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亚太发展》为题的讲话。他表示,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我们要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加强交流合作,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创新生态,推动亚太地区实现生产力跃升。

如潘建伟院士所言:“如同第一次量子革命一样,第二次量子革命也将推动社会的进步。其长远发展需要一个积极、理性且合作的环境。”

参考链接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0564-8

[2]https://quantumchina.com/bg

[3]https://tv.cctv.com/2025/03/02/VIDERIzc5Nzh6AFO0TX21V95250302.shtml

[4]https://www.mckinsey.com/capabilities/people-and-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our-insights/shooting-for-the-moon-how-psiquantum-forged-its-own-path

[5]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amazon-exec-casts-doubt-microsoft-quantum-claims-2025-3

[6]https://nqcg.com/

[7]https://itif.org/publications/2024/09/09/how-innovative-is-china-in-quantum/

[8]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regulating-quantum-technology-applications-government-response-to-recommendations-made-by-the-regulatory-horizons-council/regulating-quantum-technology-applications-government-response-to-the-rhc

[9]https://mp.weixin.qq.com/s/Q--_Q3ghqIlgA2swNPLo4Q

[10]https://mp.weixin.qq.com/s/0wz6SCQyJAfbxBan2gG7jA

[1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41117/81abfa7031714dd09aca6c272f96c2a5/c.html

图片
相关阅读
2025开年,集体逃离量子股市 | 大起大落之间,炒概念赚快钱的狂欢
习近平最新讲话,提出加强量子领域交流合作!化解西方量子联盟压力到底有多重要?
战略升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两度点名量子科技,产业新风口来了!
拼尽全力,走向倒闭!是什么,正在杀死一批量子计算初创公司?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