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最大农商行——南昌农商行正式脱离江西省联社系统,管理权从省联社整体移交至南昌市政府。这一变化标志着江西省农信改革进入新阶段,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在金融机构管理中的角色日益重要。
股权结构优化,市属国企成为第一大股东
南昌农商行于2023年完成两轮增资扩股,引入南昌金控、南昌交投、大道投资等3家市属国企法人股东。增资后,该行总股本由25.72亿股增至33.72亿股,南昌市各级财政及国有事业单位合计持股比例接近38%。其中,南昌金控、南昌交投、大道投资分别持股9.99%、9.98%和9.01%,成为前三大股东。
这次股权结构调整使南昌农商行的地方银行属性更加巩固。南昌农商行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股权结构得到优化,资本实力显著增强,市属国企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此外,“南昌国资”发布的消息显示,2024年市产投集团(南昌金控全资股东)积极履行南昌农商行大股东权利,推进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及章程修订工作,全力参与不良清收帮扶,助力该行稳健发展。
截至2024年9月,南昌农商行合并报表口径资产规模达728.5亿元。然而,该行的经营状况仍面临一定挑战。2024年前三季度,南昌农商行实现各项收入20.2亿元,同比下滑9.5%;净利润为616.6万元,同比下滑60.5%。
这一经营状况与该行此前面临的资产质量压力有关。2022年,受大额贷款风险暴露等因素影响,南昌农商行年末“不良+关注”贷款合计占比升至8.14%,拨备覆盖率低于监管要求,当年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
农商行改革趋势与未来展望
南昌农商行脱离省联社系统并非个例。近年来,多家农商行已实现管理权由省联社划转至地方政府,如深圳农商行、广州农商行、成都农商行、武汉农商行等。这一趋势反映了农信改革的深化和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变革。
与此同时,江西省正推进农信改革向纵深发展。今年1月,由江西省联社改制设立的江西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并于2月中旬召开成立大会暨股东会第一次会议,即将挂牌开业。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2025年将推动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挂牌开业,以营造更加公平、更有秩序、更具活力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