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第三代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事件。3月10日,全球氮化镓技术领军企业英诺赛科(股票代码:02577)正式纳入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资本市场对氮化镓产业前景的坚定信心,更标志着英诺赛科作为“中国芯”代表的国际竞争力获得广泛认可。
港股通扩容再添硬科技标杆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公告,英诺赛科自3月10日起正式成为港股通投资标的。作为连接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核心通道,港股通覆盖超8000万内地投资者账户及数万亿资金池,此次纳入将为英诺赛科打开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将显著提升公司股票交易活跃度,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的关注。
自2024年12月登陆港交所以来,英诺赛科便以“氮化镓第一股”的身份引发市场瞩目,股价表现强劲,截至3月7日累计涨幅超80%,市值峰值突破560亿港元,稳居全球氮化镓企业市值榜首。此次“入通”恰逢全球半导体行业复苏周期。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结束下行周期,行业增速回升至13%,功率半导体领域增长尤为显著。
IDM模式构筑核心壁垒 产能良率双破纪录
英诺赛科的崛起,与其独创的IDM(垂直整合制造)模式密不可分。公司突破行业设计、制造、封测环节分离的传统模式,建成全球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全自动化量产线,实现从晶圆生产到器件封测的全流程自主掌控。截至2024年6月,其苏州、珠海双基地月产能已达12500片晶圆,制造良率突破95%,两项指标均居全球首位。
这一产能优势直接转化为市场统治力。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年英诺赛科氮化镓分立器件出货量占全球42.4%,稳居全球首位。其研发范围覆盖15V至1200V全电压谱系,在消费电子快充市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占据着极大的市场份额。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本土化优势凸显
中国“十四五”规划将第三代半导体列为前沿新材料重点发展方向,地方政府亦通过产业基金、税收优惠等政策加码支持。英诺赛科作为本土化先锋,不仅获得意法半导体等国际巨头的战略投资,还与国内上下游企业深度协同,构建从材料到应用的完整生态链。此外,英诺赛科依托产学研合作,聚集了全球顶尖半导体人才团队,持续推动技术迭代与场景创新。
此次纳入港股通,将进一步拓宽英诺赛科的融资渠道,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英诺赛科董事会表示,资本赋能将加速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为全球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氮化镓解决方案。
充电头网总结
英诺赛科的“入通”,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里程碑,更象征着中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从技术突破迈向资本驱动的成熟阶段。在AI算力革命与能源转型的浪潮下,氮化镓技术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凭借先发优势、政策红利与资本加持,英诺赛科有望在全球化市场中占据核心地位,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开启“弯道超车”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