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走笔 |  从特色赛事看高原城市的“体育+”融合之道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谭梅

2025年伊始,青海省西宁市以一系列高规格体育赛事为引擎,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在内陆高原上绘就了一幅“赛事搭台、文旅唱戏、消费升级”的生动图景。从冰壶赛场的激烈角逐到非遗魅力的沉浸体验,从千人锅庄舞的盛装展演到将于6月开赛的2025西宁万人马拉松,西宁正以“体育+”的多元融合模式,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擦亮高原生态旅游的新名片。  

3月10日,为期11天的中国冰壶联赛西宁站落下帷幕,这场吸引全国45支代表队、170余名运动员参赛的赛事,不仅展现了冰壶运动的竞技魅力,更以“赛事+非遗探秘”的创新形式,将青海湟源丹噶尔古城、湟中银铜器制作基地等文化地标串联成线。运动赛事热度与非遗底蕴的碰撞,直接带动古城旅游的增长。

今年2月,2025—2027西宁半程马拉松三年冠名签约,标志着这一“高原生态马拉松”品牌进入提质升级新阶段。如此,“赛事流量”变成“经济增量”作用明显,更斩获“年度最佳体育文化旅游项目”殊荣。而延续52届的西宁元旦环城赛,也以“新年第一跑”串联起非遗展演、年货市集,上千名参赛者与数万市民共同见证“体育+节庆”的叠加效应。

据相关报道:3月10日至16日,国内手球领域最高规格职业赛事——中国手球超级联赛在青海体育中心燃情开赛。这场赛事不仅为西宁注入运动活力,更通过媒体向全国展现高原城市的现代风貌,吸引大批体育爱好者“跨城观赛”,也将带动高原城市的消费活力。  

早在几日前,西宁城东区千人锅庄舞比赛成为一场狂欢盛宴。老中青三代身着藏族、土族传统服饰,以锅庄舞、土族舞等表演,将高原民俗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活动现场同步设置非遗文创、特色农产品展销区,30余家合作社携牦牛肉干、青稞酒等产品亮相。这场“看得见文化、带得走特产”的赛事,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更以“流量”撬动消费“增量”,成为“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的典范。  

“2025年,青海省文旅部门持续深化‘农体文旅商’协同发展战略,通过相关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系统性推动体育与文旅融合,让赛事活动与文旅消费无缝衔接。”   

如今,高原城市西宁的“体育+”战略已形成全域联动,从冰雪运动到民俗节庆,从专业竞技到大众参与,西宁以赛事为支点,撬动的是文化认同、消费活力与城市品牌的全面提升。伴随着各类赛事赋能,西宁构建起“竞技体育—全民健身—文旅消费—产业升级”的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编辑:殷海燕;

主编:宋翠茹;

总监:王丽一;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