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故事200多万年:国自博“闪耀东方——泥河湾百万年人类印记”

图片

听说,喜马拉雅山,在20亿年以前,是汪洋一片。

潮水漫过记忆的滩涂,留下深浅不定的盐渍。有些事物在消逝中生长,像沙洲吞噬浪花时悄然隆起的脊背。时间从来不是线性的绳索,而是无数个正在塌缩的漩涡,每个瞬间都在重写永恒的坐标。那些被称作"沧桑"的纹路,是光阴自我折叠的痕迹。当风蚀穿峭壁的肋骨,暴露出的不是年轮,而是时空交错的断层,正如所有消逝的正以另一种形态存在。这就是我理解的“沧海桑田”。

不单单是喜马拉雅山,就在“这么近、那么美”的河北省阳原县,总面积1849平方公里,山区占27%,山麓平原占57%,干旱少雨、土地瘠薄。

这里的曾经,是怎样的呢?

图片

展览现场

大约200多万年前,阳原及附近广大地区,有个9000多平方公里的古湖水波潋滟。专家们根据动物群组成推断,当时为温带森林草原环境,以温带草原为主,间有树林和干草原。白猬、啮齿象和中国长鼻三趾马悠然漫步,引发一群 “不速之客”对这里“垂涎”——一群使用刮削器、砍砸器等石器的直立人也来到了这里,泥河湾遗址群中的马圈沟遗址群(约176至125万年前)自此展开局面。

图片

中国长鼻三趾马下颌骨

早更新世

除此之外的小长梁遗址(约136万年前),还曾经是直立人最北边的石器地点;岑家湾遗址(约110万年前)出现了更新的石器技术形态。

※飞梁遗址(约120万年前),东谷坨遗址(约110万年前)……

图片

草原猛犸象骨架模型(大)

披毛犀骨架模型(小)

约30至20万年前,泥河湾古湖逐渐消失,当时的环境以干旱草原为主,附近还有荒漠草原存在,比之前那个阶段的环境更为干冷。桑干河大角鹿、披毛犀、马、鸵鸟等动物分布其间。雀儿沟遗址(约26.8万年前)为我们呈现出古湖的消亡过程,还告诉我们古湖在消亡过程中,古人类的活动是怎样的。

图片

石球

侯家窑遗址

20至16万年前

桑干河出现了,并成为古人类重要的水源地和狩猎地区。居住在附近的古人,使用的石器类型更加丰富,制作石器的技术得到了提高,出现了很多精细修整的工具,能够规模化地制造滴溜溜圆的石球。

※马梁—后沟遗址(约90至36万年前),侯家窑—许家窑遗址(约20至16万年前)……

再往后的时间,泥河湾已经没有森林草原动物的种属,形成了典型的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的环境。这里成了披毛犀、野马、马鹿、河套大角鹿、羚羊和鸵鸟的乐园,古人改用起了石叶,工具也更加精致轻便。

图片

刮削器

新庙庄遗址

特别是下马碑遗址(约4.1至3.9万年前),有东亚最早的赤铁矿颜料加工遗迹和微小石器镶嵌使用的证据,人类的智慧在传承中不断绵延,直到农业革命的出现。

图片

赤铁矿

下马碑遗址

4.1至3.9万年前

我们以公共考古的方式带大家了解下马碑遗址的更多资料,小伙伴们可点击考古为什么是一门科学,为什么不是盗墓,一个试验给大家答案!进行扩展阅读。

图片

研磨器

下马碑遗址

4.1至3.9万年前

※新庙庄遗址(约7.5至6.3万年前),油坊遗址(约2.9至2万年前),西沙河遗址(约2.9至2.7万年前),于家沟遗址(约1.6至0.5万年前),马鞍山遗址(约1.7至1.3万年前)……

这就是由国家自然博物馆、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河北省张家口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闪耀东方——泥河湾百万年人类印记”,展览以展品与展板、展项相结合的方式,通过200余件石器、古生物化石、遗址场景复原模型等展品以及多媒体,生动介绍泥河湾考古学、古生物学等科学知识,系统呈现相关科研进展和最新成果,全面展示泥河湾遗址群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展览旨在通过展示泥河湾的百万年人类印记,提升公众对地质学、古环境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等领域的认知,促进科学普及和文化传承。

图片

展览序厅

泥河湾遗址群是我国最早发现并进行系统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之一,也是东亚地区旧石器遗址分布最密集、文化序列最完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记录了从新近纪晚期至第四纪地球演化和生物特别是人类演化的重要历史。泥河湾地层内蕴藏的丰富古哺乳动物化石,为研究中国北方地区新生代动物群演化提供了宝贵的化石材料。文中列举的遗址仅仅是泥河湾遗址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小部分。泥河湾遗址群近400处遗址,构建起了中国北方近200万年至1万年间古人类演化的文化序列。

图片

泥河湾研究简史

从1921年泥河湾首次进入科学家视野,到如今成为“东方人类的故乡”,展览通过历史照片和重要事件的介绍,展示了泥河湾考古的百年历程与重大成就。泥河湾遗址群的考古研究不仅构建起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古人类演化的序列,也为探索东亚人类起源与演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片

泥河湾科研大事记

我们谈论沧海桑田时,沙漏正在宇宙尽头翻转第无数次。人的一生只是漫长历史时期的一颗砂砾。我们总在编织独属于自己的叙事经纬,却不知每道纹路都在平行宇宙中裂解成星尘。当浪涛将所有的"曾经"推入深渊,或许真正的恒常就藏在无常的褶皱里。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感慨这片土地的“沧海桑田”,不如让我们一起去国家自然博物馆看看展览。如果展览让你意犹未尽,周末到阳原看看吧,走近泥河湾,探寻东方人类的起源,感受古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领略这片古老土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共同守护人类的远古家园。

(文中※的部分是为大家补充的当时历史时期的其他代表性遗址及年代,欢迎大家延伸学习~)

图片

作者 | 杨逸尘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