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戴云
“2024年全国完成营造林444.6万公顷、种草改良322.4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78.3万公顷,我国森林覆盖率超25%,森林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新成效。”这是3月12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24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下文简称《公报》)披露的数据。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
已建成2600余个
当日,是我国第47个植树节。《公报》显示,2024年,全民义务植树深入推进,线上线下活动蓬勃开展。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履“植”,9.3万名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职工完成义务植树38.5万株。
持续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累计建成“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600余个,全年发布各类尽责活动6.1万个,为适龄公民就近、适时、多样尽责提供服务。
聚焦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
安排中央资金320亿元
一年来,“三北”工程攻坚战迈出坚实步伐。出台《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意见》。聚焦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安排中央资金320亿元,完成治理面积超380万公顷。
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探索推广“光伏治沙”“以路治沙”等新模式,中央企业积极参与工程建设,水利部门向黄河“几字弯”攻坚区补充林草生态用水2亿多立方米。
一年来,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展开、有力推进,东部歼灭战区绿进沙退势头明显加快,中部攻坚战区联防联治格局基本形成,西部阻击战区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绿色防护带初步形成。
公开通报
4批39个毁林毁草典型问题
过去一年,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取得新进展。组织实施176个“双重”工程项目、10个国土绿化示范项目。推进实施“十四五”27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49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森林可持续经营实施面积扩大到66.7万公顷以上。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4万平方公里。开工建设“口袋公园”6200余个,建设城市绿道7300余公里。新增公路绿化里程5万公里,全国铁路线路绿化率达85.9%。
2024年,全国林草资源保护全面加强。修订印发《林长制考核办法(试行)》。统筹开展林草湿荒保护地执法,公开通报4批39个毁林毁草典型问题。出台《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对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进行全面系统规范。印发《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落实管护任务1.5亿公顷,落实修复任务127万公顷。持续实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提前实现五年攻坚行动防控目标,美国白蛾发生面积连续7年下降。
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
成为第三大重要农产品
一年来,持续深化改革,推进生态富民产业提质增效。研究制定“4+2”林草重点改革实施方案和21条改革举措。落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明确稳定林地长期承包关系、推进林权流转、培育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等10项措施,各地因地制宜推出一批改革举措。建设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国有林场220个。
与此同时,践行大食物观,发布《生态产品目录(2024年版)》,完善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方法,编制《全国木本粮油产能提升实施方案》,扩大优质产品有效供给。全年林草产业总产值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9.6%,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全国经济林种植面积4666.7万公顷、年产值超2万亿元,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4000万公顷、年产值约1万亿元。全年完成油茶新增种植和低产林改造47.5万公顷,茶油产量达100万吨。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7.6亿人次,同比增长9.1%。
图表来源 国家林草局
图表来源 国家林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