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文/洪英杰 图/杨昌鼎)“如今的平元村,已走出一条集观光、体验、研学、休闲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全国人大代表,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正强认为,只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
平元村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不成规模。
一路走来,肖正强带领村民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花椒、苗圃蔬菜、中药材种植、生猪养殖、米粉加工、草莓园等多元化产业,不断拓宽农民致富道路。
全国人大代表,安顺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正强
“我们将农业产业与文化旅游进行深度融合,以飞虎山遗址为锚点,规划建设了现代化智慧农业产业园昊禹·稻花乡里田园综合体,发展以农业和农村为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肖正强告诉记者,该田园综合体平日游客量在1000至2000人次、周末游客量在5000至6000人次,直接带动就业15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1500余人。
“平元村还依托昊禹米业大力推广发展稻+N,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平坝大米。”肖正强介绍说,水稻全程实施生物肥和有机肥种植,全面实施“秸秆还田”“灯光诱捕、诱杀”“鸭稻共作”“稻鱼共生”等新型物理、生物种防技术。
截至目前,昊禹农业产业园已拥有多个自主品牌农产品,包括昊禹菜籽油、昊禹稻花鱼、昊禹稻田鸭等特色产品。
早在2021年,平元村就承办过第四届平坝农民丰收节,并通过网络直播、研学活动等,带动衍生出小吃街、农家乐等新业态,为周边群众致富拓宽了思路。
“为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我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就业等方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产业发展。”肖正强说,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电商等,拓宽增收渠道,让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方面,平元村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21年以来,平元村累计投资100多万元,修建耕道3公里、白改黑6000多平方米、治理黑臭沟渠600多米和巩固亮化工程、村民厕所革命项目改造等,村内配备12名保洁员,常态维护村容村貌。
如今的平元村,处处呈现一片“街净、沟清、庭美”的景象。
“我们立足于传统村落建设,挖掘飞虎山史前文化、农耕文化,让文化浸润乡村,为发展铸魂。”肖正强告诉记者,平元村借鉴“塘约经验”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组建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重点整治滥办酒席、大操大办、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推行村民“红黑榜”管理,倡导文明新风。
为筑牢乡村振兴根基,平元村坚持党建引领,深化“五村共治”,按照“支部带村、产业兴村、民主管村、乡贤助村、生态美村”的发展思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级事务公开,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同时,平元村积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带动村民群众共同参与村级事务,凝聚全村上下的干劲,深度融入村社会综合治理各项工作中。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平元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肖正强表示,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审:郭秋含
二审:王利环
三审:彭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