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微短剧赋能文旅融合 成都瞄准文旅短剧新赛道

日前,演员黄圣依宣布进军微短剧市场,随着微短剧的热度不断攀升,已有越来越多的明星将视线瞄准微短剧。此次黄圣依和文旅产业携手合作微短剧,也再次将“微短剧+文旅”这一热门趋势推向大众视野。微短剧为文旅深度融合带来了哪些机遇?成都又将如何发力,实现“剧旅融合”的创新发展?
低成本、高效率
快速点燃观众的旅游打卡热情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其短小精悍、制作灵活、传播迅速的特点,用户群体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4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用户规模达3.2亿。
而随着2024年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推进,全国多地正通过微短剧激活文旅资源,形成“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效应,例如《飞扬的青春》让浙江温州曹村镇成为新晋打卡地,《你的岛屿已抵达》和《那个重逢的夜晚》带火了湖南常德桃花源和福建平潭……
微短剧为文旅深度融合带来了诸多机遇。一方面,微短剧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将地方文旅资源进行影视化呈现,增强文旅目的地的吸引力。山西微短剧《心灵奇旅》通过“时空穿越”展现北魏至近代的历史场景,带动了“世遗山西”文旅品牌的热度,播放量突破1.9亿。非遗题材剧《一梦枕星河》则以苏扇和古城保护为核心,推动了苏州古城保护与非遗旅游的融合,拉动当地民宿预订量增长。
图片
另一方面,微短剧的多元化传播渠道和“短平快”的叙事方式,能够快速点燃观众的文旅热情,激发实地打卡的兴趣。黑龙江推出的冰雪题材微短剧《踏雪寻熊》,将“东极、边疆、冰雪、湿地、界江”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特色产业融入剧情,助推冰雪经济发展;微短剧《我的归途有风》以四川乐山美食为主题,引爆当地旅游市场,2024年“五一”期间数据同比增长45.5%……不难看出,当下,文旅和微短剧结合已成为影视产业的又一发展趋势。
图片
打造影旅IP、探索生态+短剧
成都将推一批文旅短剧
作为文旅资源丰富的城市,成都正积极布局“微短剧+文旅”产业。四川省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将通过政策扶持和品牌打造,推动微短剧在文化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目前,四川正重点打造“视听四川”平台,以及“拍在四川”等品牌,在成都、遂宁、宜宾、雅安、乐山等地打造影视文化新空间和特色街区、特色村(社区),旨在让精品内容脱颖而出,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文旅品牌形象IP。
图片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还将有一大批“成都造”文旅短剧“上新”。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成都智媒体城公司携手山海星辰传媒集团,共同打造以成都为背景的重点文旅短剧《哈喽,成都!》(暂名),该剧将串联杜甫草堂、玉林街区等城市地标,展现成都的城市风貌和文化底蕴。此外,正在后期制作的《寻找会说话的貊貊》取景于荥经县龙苍沟,探索“生态+短剧”模式。
图片
在微短剧产业“减量提质”的发展趋势下,微短剧如何更好地与文旅融合?国家广电总局专家陆先高指出,“辨识度”是文旅微短剧的灵魂,需将“不变的自然景观”与“变化的人文理念”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殷乐强调,微短剧需与地方文化形成“双向增效”,随着创作者从追求爆款转向质量深耕,微短剧的文旅价值将进一步释放。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卢星宇 图据 主办方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王奕然 审核 段祯